莫斯科大學,主禮堂。
第64屆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的決賽,正式拉開帷幕。
來自全世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頂尖數(shù)學天才們,匯聚一堂。空氣中,彌漫著智慧的火花與沒有硝煙的戰(zhàn)火氣息。
賽場分為兩天,每天三道題,考試時間四個半小時。每一道題,都凝聚了當今世界最頂尖數(shù)學家們的心血,其難度,足以讓絕大多數(shù)人望而生畏。
華夏隊入場時,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
“看,那就是華夏隊!” “聽說他們今年空降了一個神秘的‘第六人’,就是那個最高的,看起來很普通的男生?!?“哼,華夏隊這幾年成績下滑,是不是沒人了,竟然找一個復讀生來湊數(shù)?”
各種語言的議論聲,在賽場中響起。尤其是以美國隊、俄羅斯隊為首的傳統(tǒng)強隊,看華夏隊的眼神,充滿了輕視和不屑。
楚天行等四名隊員,臉色都有些難看。他們都是心高氣傲之人,何曾受過這種輕視。但他們也知道,這一切,只能用賽場上的成績來回應(yīng)。
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走在隊伍最后,神情淡然的陳默。
經(jīng)過了三天前那場“神跡”般的集訓后,這四位天之驕子,已經(jīng)徹底被陳默折服。他們對陳默,不再有任何的排擠和敵意,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盲目的,狂熱的崇拜。
他們知道,眼前這個男人,將是決定他們,乃至整個華夏隊命運的,唯一關(guān)鍵。
陳默仿佛沒有聽到周圍的任何雜音。他的“情緒解析”系統(tǒng),早已將全場所有人的情緒,盡收眼底。但他毫不在意。
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言語,都蒼白無力。
比賽開始的鈴聲響起。
巨大的主禮堂,瞬間陷入了絕對的安靜,只剩下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
第一天的三道題,難度梯度分明。
第一題,是一道幾何題,中等難度,考察的是選手的基礎(chǔ)功底。 第二題,是一道代數(shù)題,難度較高,需要巧妙的構(gòu)造和變形。 第三題,則是壓軸的組合數(shù)學題,極其困難,是用來區(qū)分金牌選手和頂尖選手的“分水嶺”。
楚天行等人深吸一口氣,迅速投入到緊張的解題中。
而陳默,依舊是那個熟悉的節(jié)奏。
他先是花了大約三十秒的時間,將三道題,全部通讀了一遍。
【叮!“知識之眼”啟動,正在解析題目……】 【P1(幾何):本質(zhì)為“西姆松線定理”的推廣應(yīng)用。最優(yōu)解法:復數(shù)法。預計耗時:5分鐘?!?【P2(代數(shù)):本質(zhì)為“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的非對稱形式。最優(yōu)解法:拉格朗日乘數(shù)法。預計耗時:10分鐘?!?【P3(組合):本質(zhì)為“極值圖論”中的“圖蘭定理”問題。最優(yōu)解法:概率法。預計耗時:15分鐘?!?/p>
解析完畢。
陳默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比他想象中,還要簡單。
他拿起筆,沒有先做最簡單的第一題,而是直接,從最難的第三題,開始下筆!
他的這個舉動,立刻引起了不遠處,主巡考官的注意。
主巡考官,是菲爾茲獎得主,法國數(shù)學家皮埃爾·德利涅。他看到陳默的舉動,微微皺起了眉。
年輕人,太氣盛。從難題開始做,是競賽中的大忌,很容易因為一道題卡住,而影響整個比賽的心態(tài)。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這位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數(shù)學大師,徹底打敗了認知。
只見陳默的筆尖,在草稿紙上,以一種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的姿態(tài),飛速地書寫著。
他沒有進行任何的嘗試或試探。
他的每一步,都精準、優(yōu)雅,直指問題的核心。
他甚至沒有用到任何復雜的組合計數(shù),而是天馬行空地,引入了“概率空間”和“期望值”的概念。他將一個確定性的組合問題,轉(zhuǎn)化為了一個隨機變量的概率問題!
“我的上帝……”德利涅教授在心中驚呼。
用概率法解決極值圖論問題,這是匈牙利數(shù)學家保羅·埃爾德什開創(chuàng)的流派,是現(xiàn)代離散數(shù)學中最深刻、最強大的思想之一!
而這個來自華夏的少年,運用得,竟然比教科書還要純熟,還要優(yōu)美!
十五分鐘后。
陳默停下了筆,將第三題的完整解答,工整地謄寫到了答題紙上。
然后,他如法炮制,花了十分鐘,用大學里“多元微積分”的知識,秒殺了第二題。
最后,他才回過頭,像是在做放松運動一樣,花了五分鐘,用“復數(shù)幾何”的技巧,解決了第一題。
總耗時:30分鐘。
當其他選手,還在為第一題的輔助線,絞盡腦汁時。
陳默,已經(jīng)完成了第一天比賽的,全部三道題。
而且,每一道題,都用的是超越競賽大綱的,來自更高維度數(shù)學領(lǐng)域的,降維打擊!
他放下筆,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后,做出了一個讓整個賽場,都為之震驚的舉動。
他舉起了手。
“老師,我能提前交卷嗎?”
他的聲音不大,但在安靜的賽場里,卻清晰地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嘩——”
全場嘩然!
提前交卷? 在IMO的決賽賽場上? 開賽僅僅三十分鐘?!
瘋了!這個華夏人,一定是瘋了!
所有選手,都停下了筆,用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著陳默。
美國隊的隊長,一個名叫亞歷克斯的金發(fā)少年,更是直接冷笑出聲。在他看來,這絕對是為了博眼球而嘩眾取寵的小丑行徑。
主巡考官德利涅教授,快步走到陳默面前,臉色嚴肅地問:“同學,你確定嗎?交卷后,你就不能再進行任何修改了?!?/p>
陳默點了點頭,將答題紙遞了過去:“我確定。”
德利涅教授接過那三張薄薄的答題紙,低頭看去。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猛地收縮!
那上面,不是學生的答卷。
那是一篇篇凝練、優(yōu)美、充滿了深刻思想的,微型數(shù)學論文!
每一個步驟,都堪稱完美。 每一個邏輯,都無懈可擊。 每一種思想,都閃耀著天才的光輝!
德利涅教授的手,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他感覺自己手中握著的,不是三張答題紙,而是三塊足以改變數(shù)學歷史進程的,神諭碑文!
他抬起頭,看著陳默那張平靜的臉,聲音干澀地問:“這……這真的是你,在三十分鐘內(nèi),獨立完成的?”
“是的?!标惸卮?,“請問,我可以離開了嗎?”
德利涅教授沉默了。
半晌,他對著陳默,微微躬身,用一種對待同等級別數(shù)學家,甚至更高級別大師的尊敬語氣,說道:
“當然,先生。您請便?!?/p>
在全世界數(shù)百名天才選手,和數(shù)十位頂級數(shù)學家評委那呆若木雞的注視下。
陳默,背起書包,第一個,走出了賽場。
留下的,是一個被徹底打敗的,傳奇的背影。
……
這個消息,像一場十二級的海嘯,瞬間席卷了整個IMO的賽場內(nèi)外。
“華夏選手三十分鐘交卷”,成了當天全球數(shù)學界最大的新聞。
嘲笑者有之,質(zhì)疑者有之,但更多的人,是在等待。
等待著官方成績的公布。
第二天,比賽繼續(xù)。
陳默依舊是提前三十分鐘,完成了所有題目,然后,在所有人麻木的注視下,瀟灑離場。
而華夏隊的其他四名隊員,在沒有了陳默這個“參照物”的壓力后,心態(tài)反而變得異常平穩(wěn)。他們發(fā)揮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順利地完成了所有題目。
比賽結(jié)束的當晚,閉幕式暨頒獎典禮。
整個禮堂,座無虛席。所有人都緊張地等待著,那個最終的審判。
當主持人,宣布個人金牌名單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個人金牌,滿分獲得者……”
主持人故意拉長了聲音。
所有人都知道,IMO歷史上,滿分金牌獲得者,屈指可數(shù),每一個,后來都成了數(shù)學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來自,華夏隊的……”
“陳……默!?。 ?/p>
當這個名字被念出時,全場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所有的質(zhì)疑,在這一刻,都被碾得粉碎!
聚光燈下,陳默緩緩走上領(lǐng)獎臺。他從德利涅教授手中,接過了那枚沉甸甸的,代表著中學生數(shù)學領(lǐng)域最高榮譽的,純金金牌。
德利涅教授握著他的手,用法語激動地說:“孩子,你不是來比賽的。你是來,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課。”
陳默只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接下來,主持人又宣布了一個更令人震驚的消息。
“鑒于陳默選手,在本屆比賽中,展現(xiàn)出了超越時代的數(shù)學思想和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IMO組委會經(jīng)過全體投票,一致決定,將本屆比賽的‘特別貢獻獎’,同樣授予陳默選手!”
“特別貢獻獎”,是IMO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獎項!
這是專門為他,破例設(shè)立的!
因為,他在答卷中使用的“概率法”和“復數(shù)法”等多種解題思想,被組委會評價為“為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開辟了全新的,革命性的道路”!
當陳默,一個人,脖子上掛著兩枚金牌,走下領(lǐng)獎臺時。
整個世界,都為他,獻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美國隊的隊長亞歷克斯,走到他面前,羞愧地低下了頭:“對不起,我為我之前的無知道歉。您,才是真正的,數(shù)學之王?!?/p>
楚天行、林雪琪(通過直播觀看)、李浩……所有認識他的人,在這一刻,心中都只剩下無盡的,仰望。
而陳默,撫摸著胸前那兩枚冰冷的金牌,心中,卻是一片平靜。
因為他知道,這,還遠遠不是終點。
頒獎典禮的最后,他作為獲獎?wù)叽?,上臺發(fā)言。
他站在全世界的面前,只說了一段話。
“數(shù)學,是宇宙的語言。今天,我只是學會了它最基礎(chǔ)的幾個字母?!?/p>
“但在這里,我想用這種語言,向全世界的數(shù)學家們,預告一件事情。”
他頓了頓,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時空。
“一個月內(nèi),我將公布,關(guān)于‘孿生素數(shù)猜想’的,完整證明。”
“請大家,拭目以待。”
話音落下,世界,為之失聲。
他,在自己封神的那一天,向著更高的,神祇的王座,發(fā)起了,最狂傲的,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