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晨的物理實驗室里,藍雅寧將簽好自己名字的報名表放回講臺上的收集盒。她的指尖在紙面上停留了一秒,仿佛這個簡單的動作承載著比表面更重的分量。
"你確定要加入那個轉(zhuǎn)學生的項目?"林悅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她身后,聲音壓得極低,"聽說她連組員都找不到。"
藍雅寧合上收集盒,轉(zhuǎn)身時表情已經(jīng)恢復平靜:"她的提案很有創(chuàng)意。"
"但靠譜嗎?"林悅撇撇嘴,"人工智能?我們才高中生誒。她該不會是想隨便弄個APP糊弄過去吧?"
藍雅寧沒有回答。她收拾好書包,目光掃過教室——祁野的座位空著,這很不尋常。自從辯論賽后,祁野幾乎再沒遲到過。
"找你的'合作伙伴'?"林悅順著她的視線看去,"聽說她昨天被叫去理科辦公室了,好像跟科技節(jié)的項目有關(guān)。"
藍雅寧皺了皺眉。理科主任馬嚴是學校出了名的老頑固,對非傳統(tǒng)項目向來沒有好臉色。如果祁野的提案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課鈴打斷了她的思緒。物理老師吳建國走進教室,身后跟著一個藍雅寧沒想到會出現(xiàn)在這里的人——副校長張麗。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
"同學們,"吳老師推了推眼鏡,"張校長有重要通知。"
張麗上前一步,她的目光在教室里掃視一圈,在祁野的空座位上停留了一瞬:"關(guān)于科技節(jié),學校決定提高選拔標準。所有參賽項目必須先經(jīng)過初審,通過后才能獲得實驗室使用權(quán)和經(jīng)費支持。"
教室里立刻響起一片抱怨聲。
"安靜!"張麗敲了敲講臺,"這是為了確保項目質(zhì)量。初審定于本周五下午,各項目組長需準備五分鐘的陳述。"她頓了頓,"另外,今年特設(shè)'最佳創(chuàng)新獎',獲獎團隊將代表學校參加市級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
這個消息引起了一陣興奮的議論。市級比賽意味著更大的舞臺和更好的大學保送機會。藍雅寧注意到吳老師正盯著祁野的空座位,眉頭緊鎖。
下課鈴響,張麗剛離開,藍雅寧就拿出手機,猶豫了一下還是給祁野發(fā)了條短信:"你在哪?有重要通知。"
消息顯示已讀,但沒有回復。藍雅寧盯著屏幕看了幾秒,收起手機走向下一節(jié)課的教室。
直到午休時分,祁野才出現(xiàn)在食堂。她看起來疲憊不堪,眼睛下方有明顯的黑眼圈,校服襯衫皺巴巴的,像是穿了一整夜。
藍雅寧端著餐盤走過去時,注意到她右手腕上的疤痕比平時更明顯——祁野今天沒戴她常戴的那條編織手鏈。
"可以坐這里嗎?"藍雅寧輕聲問。
祁野抬起頭,似乎剛注意到她的存在:"隨便。"
藍雅寧坐下,推過去一杯剛買的咖啡:"你看起來需要這個。"
祁野接過咖啡,手指在杯壁上輕輕敲打:"謝謝。"她喝了一大口,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看到這個了嗎?"
藍雅寧展開紙張,是科技節(jié)初審的通知,背面潦草地寫滿了公式和算法。
"張校長早上來通知了。"藍雅寧點點頭,"周五陳述,我猜你已經(jīng)準備好了?"
祁野冷笑一聲:"準備被斃掉嗎?馬嚴昨天把我叫去辦公室,說我的項目'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建議我改做傳統(tǒng)物理實驗。"
她模仿著理科主任尖刻的語氣,"'高中生就該腳踏實地,別整天想著搞什么人工智能'。"
藍雅寧能想象那個場景。馬嚴是典型的守舊派,去年就曾否決過一個關(guān)于機器人的提案,理由是"花里胡哨,沒有學術(shù)價值"。
"所以你打算放棄?"她小心地問。
"當然不。"祁野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我熬了個通宵,把核心算法優(yōu)化了一遍。"她指向紙張背面的公式,"現(xiàn)在只需要一個像樣的界面和測試數(shù)據(jù)。"
藍雅寧若有所思:"需要我做什么?"
祁野愣了一下:"你真的要加入?我以為你只是..."她做了個寫字的手勢,"客套一下。"
"我從不做無意義的客套。"藍雅寧認真地說,"而且我對教育評估有些研究,可能對項目有幫助。"
祁野盯著她看了幾秒,仿佛在判斷這句話的真實性。然后她突然笑了,是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明亮的笑容:"好,那放學后圖書館見?我需要一個懂教育理論的人幫我完善評估維度。"
藍雅寧點點頭,心中涌起一種奇特的期待感。這是她第一次參與如此"非傳統(tǒng)"的項目,與祁野合作更是全新的體驗。
"對了,"祁野從書包里掏出一個U盤,"這里面有我寫的代碼框架,你可以先看看。"她頓了頓,聲音低了下來,"謝謝你...相信我。"
最后三個字幾乎微不可聞,但藍雅寧聽得一清二楚。她接過U盤,指尖不小心碰到祁野的手掌,觸感溫暖而粗糙。
下午的課程藍雅寧幾乎沒聽進去。她的思緒不斷飄向那個U盤和放學后的會面。當最后一節(jié)課的鈴聲終于響起時,她迅速收拾好書包,卻發(fā)現(xiàn)祁野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祁野?她剛才接到個電話就急匆匆走了。"前排的女生告訴藍雅寧,"好像家里有什么事。"
藍雅寧拿出手機,發(fā)現(xiàn)一條未讀短信:"急事回家,明天補上。U盤里有詳細說明。——Q"
失望像潮水般涌來,藍雅寧驚訝于自己的反應。她搖搖頭,把這種情緒壓下去,決定先去圖書館看看U盤里的內(nèi)容。
圖書館角落的電腦前,藍雅寧插入U盤。里面只有一個文件夾,命名為"學習風格評估系統(tǒng)_Alpha",還有一個文本文檔,寫著"給藍雅寧"。
她點開文檔:
"如果你正在讀這個,說明我又鴿了你。抱歉,家里的事總是突然冒出來。
項目核心是一個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的分類系統(tǒng),通過學生的答題模式、錯誤類型和時間分配等數(shù)據(jù),識別其最適合的學習方式(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等)。
目前完成了基礎(chǔ)算法和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模塊,但缺乏:
1. 完善的教育理論框架
2. 用戶友好的界面
3. 足夠的測試數(shù)據(jù)
你的作業(yè)(如果你選擇接受):
1. 幫我找些靠譜的教育理論文獻
2. 想想怎么讓這個系統(tǒng)看起來不那么'嚇人'(馬嚴的原話)
PS:別被代碼嚇到,看不懂的地方直接跳過。
PPS:周五前我們能搞定嗎?"
文檔末尾畫著一個潦草的笑臉。藍雅寧忍不住嘴角上揚。她點開項目文件夾,里面密密麻麻的代碼文件讓她眼花繚亂,但README文檔解釋得很清楚——祁野的編程習慣出人意料地規(guī)范。
兩個小時后,藍雅寧已經(jīng)整理出一份教育心理學參考文獻清單,并對評估維度提出了幾點建議。她正準備收拾東西回家,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是祁野發(fā)來的照片——一本翻開的書頁,上面用紅筆畫滿了重點,旁邊是潦草的筆記:"找到個超棒的理論框架!明天細說。"
藍雅寧回復:"圖書館找到三篇相關(guān)論文,已發(fā)你郵箱。周五來得及嗎?"
消息顯示已讀,然后是一條語音回復。藍雅寧戴上耳機,祁野的聲音帶著疲憊但掩不住的興奮:"絕對來得及!我今晚把算法調(diào)整好,明天我們一起弄界面。對了,你會用Figma嗎?"
藍雅寧咬了咬嘴唇,回復道:"不會,但可以學。"
"算了,我來處理界面,你負責讓理論部分看起來高大上一點。明天見,搭檔!"
藍雅寧反復聽了幾遍這條語音,才意識到自己在微笑。她收起手機,走出圖書館時,天已經(jīng)全黑了。校園里幾乎沒人,只有幾盞路燈投下昏黃的光。經(jīng)過音樂教室時,她鬼使神差地停下腳步——門縫里透出一線光亮。
藍雅寧輕輕推開門,看到祁野坐在鋼琴前,面前攤著一本厚厚的書,正對著筆記本電腦飛快地打字。聽到聲音,她猛地抬頭,手指懸在鍵盤上方。
"你不是回家了嗎?"藍雅寧問。
祁野合上電腦:"事情處理完了,回來拿點資料,然后..."她指了指鋼琴,"突然想彈一會兒。"
藍雅寧走近,看到鋼琴上攤著的是一本《學習科學與技術(shù)》,密密麻麻的筆記幾乎蓋滿了頁邊。"你吃飯了嗎?"她發(fā)現(xiàn)自己問了個毫不相關(guān)的問題。
祁野搖搖頭:"忘了。"她看了看時間,"食堂早關(guān)了,一會兒去便利店買個飯團就行。"
藍雅寧猶豫了一下:"我家離學校很近,冰箱里應該還有剩菜..."
"不用了,謝謝。"祁野迅速拒絕,然后似乎意識到自己的語氣太生硬,補充道,"我是說,已經(jīng)很晚了,你父母會擔心的。"
"他們不在家。"藍雅寧說,"我爸出差了,我媽去外婆家了。"
祁野盯著她看了幾秒,然后突然合上書:"那...好吧。不過得讓我?guī)兔ψ鲲?,不能白吃白喝?
二十分鐘后,兩人站在藍雅寧家的廚房里。祁野熟練地切著青椒,刀工出奇地好。藍雅寧則負責熱油炒肉,兩人配合默契,幾乎不需要交流。
"你經(jīng)常做飯?"藍雅寧問。
祁野點點頭:"我媽工作忙,我從小學就開始自己弄吃的。"她將青椒倒入鍋中,刺啦一聲響,"不過你家廚房真高級,這爐子得多少錢???"
藍雅寧聳聳肩:"不清楚,我媽選的。"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對家里的許多東西都知之甚少,"你媽媽做什么工作的?"
"護士。"祁野簡短地回答,然后迅速轉(zhuǎn)移話題,"醬油在哪?"
晚餐很簡單——青椒炒肉、蒸蛋和米飯,但兩人都吃得很香。小太陽跳上餐桌,好奇地嗅著祁野的手指。
"它還記得我。"祁野撓了撓貓咪的下巴。
藍雅寧微笑:"貓的記憶力很好。"她停頓了一下,"對了,我看了你的代碼,結(jié)構(gòu)很清晰。"
"真的?"祁野看起來 genuinely 驚訝,"我還擔心你看不懂呢。學校里教的那點編程基礎(chǔ)太淺了。"
"我自學過一些。"藍雅寧說,"去年參加信息學競賽時。"
祁野挑眉:"成績?nèi)绾危?
"省二等獎。"
"哇哦。"祁野做了個夸張的表情,"完美小姐果然名不虛傳。"
藍雅寧搖搖頭:"離完美差遠了。第一名比我高出五十多分。"
"但你還是在追求那個標準,不是嗎?"祁野突然問,"永遠比別人高一點,再好一點。"
這個問題像一把小刀,精準地刺入藍雅寧從未示人的縫隙。她放下筷子,思考該如何回應。
"我不知道其他活法。"她最終誠實地說,"從小我父親就告訴我,藍家的孩子必須是最優(yōu)秀的。"
祁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所以你參加科技節(jié),也是為了那個'最佳創(chuàng)新獎'?"
"一開始是。"藍雅寧承認,"但現(xiàn)在...我真的很喜歡你的項目創(chuàng)意。如果能實現(xiàn),確實可以幫助很多學生。"
祁野的眼睛亮了起來:"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的優(yōu)等生。"她站起身,主動收拾起碗筷,"來吧,吃完干活。周五前我們得搞定那個陳述。"
兩人在書桌前工作到深夜。祁野修改代碼的速度讓藍雅寧驚嘆,而她則負責將復雜的教育理論簡化成評委能理解的要點。小太陽蜷在兩人之間的椅子上,時不時用尾巴掃過她們的手臂,像是在監(jiān)督工作進度。
"這里,"藍雅寧指著屏幕上一段說明文字,"應該加上多元智能理論的引用,馬主任很看重學術(shù)依據(jù)。"
祁野做了個鬼臉:"那個老古董。"但她還是按照建議修改了,"不過你說得對,要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