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當(dāng)城市仍在沉睡之際,南鄭的偏僻小巷在夜幕的遮蔽下已然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多次被禁止與取締的黑市,猶如幽靈般時有時無,又似石縫中的野草,頑強地存續(xù)著。
漢中,不愧是歷史悠久的漢家發(fā)祥地、華夏的聚寶盆以及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是商人云集的古城。
這里乃是秦地的咽喉,蜀地的門戶。
黎明之前是最為黑暗與寒冷的時刻,對于在黑市進(jìn)行交易的人而言,卻是最為安全與適宜的時段。
在踏入黑市之前,宋陽讓王岳看守物品,自己先行進(jìn)去探探情況。
他上輩子并無此類做生意的經(jīng)驗,提前摸清狀況方能心中有底。
轉(zhuǎn)了一圈之后,他發(fā)現(xiàn)售賣松子的人有十多個,收購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無需多問,只需在旁觀察他們討價還價的過程,便能對價格有個大致的了解。
他還格外留意了周遭的情形,見無異常,這才回去叫上王岳,一同背著貨物走進(jìn)黑市。
兩人背著沉重的背簍剛抵達(dá),尚未放下,便有十來個人圍攏過來詢問:“老鄉(xiāng),背的啥東西?”
宋陽回應(yīng):“松子?!?/p>
聽聞此回答,無意購買松子的人即刻離去,去尋覓自己所需之物。
而有意收購的人,還有四個留了下來,不停小聲催促:“先放下,瞧瞧貨?!?/p>
兩人便在原地放下背簍,拿下置于簍口的袋子,解開袋口。那幾個人每人抓了一把,打開手電筒查看,檢查顆粒大小、顏色有無發(fā)霉、干不干凈,一邊查看一邊詢問:“這松子來自何處?袋底和袋口的質(zhì)量是否相同?”
這一路皆是用針頭線腦換來的,且親眼目睹一碗碗松子裝入袋中,宋陽對自己的貨物信心十足,逐一作答。
石河子村一帶華山松甚少,到了漢中這邊才多起來,他便稱是此地所產(chǎn),并補充道:“這些松子顆粒飽滿,不信您吃上幾顆試試!”
幾個人當(dāng)即就將松子放入口中,吃得咔咔作響,而后吐在手心,接連吃了幾顆,查看里面的松子仁。
品質(zhì)優(yōu)良自然備受歡迎,幾個人皆很滿意,其中一人問道:“多少錢一斤?”
“五毛錢一斤?!彼侮柫私獾降那闆r是,他人大多要價六毛一斤。
亦有要價七毛的,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三毛五分錢一斤成交,或許是心中有所顧慮,賣得較為急切,走得也甚為迅速。但宋陽覺得,價格尚可再提升些許。
大老遠(yuǎn)跑這一趟,賣得過于便宜賺不到錢,他想盡力爭取一番,興許能夠成功。
他故意少要一毛錢,為的是顯得更為實在,以免將買家嚇跑。畢竟,賣松子的人眾多,盡快售出才是關(guān)鍵,拖延的時間愈長,變數(shù)便愈大。
報完價,他湊近王岳的耳朵輕聲說道:“你幫忙留意四周,稍有不對勁便提醒我,好趕緊撤離?!?/p>
王岳點頭,站至人群邊緣,警覺地環(huán)視四周。
“太貴了,能否便宜些?最低售價幾何?”又有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