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仇的火焰在胸中燃燒,但陳鋒的大腦卻前所未有的冷靜。
他很清楚,他現(xiàn)在擁有的,是足以掀翻整個江海市官場的“核武器”。
但同時,他自己,就是這枚核武器最大的弱點。
一個被紀委開除的干部,拿著一堆“天眼”看到的證據(jù)去舉報?
不會有人信。
他們只會把他當成瘋子,或者是因為被開除而懷恨在心的報復(fù)者。
更可能的是,舉報信還沒到關(guān)鍵人物手上,就會被李偉的同黨截下,而他自己,則會徹底人間蒸發(fā)。
他不能親自出面。
絕對不能。
他需要一把刀。
一把鋒利、干凈、有足夠分量,能將李偉一刀斃命的刀。
這把刀,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影響力要大。必須能瞬間引爆輿論,讓李偉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動用關(guān)系壓制。
二,背景要硬。至少要讓李偉這種級別的人感到忌憚,不敢輕易動用盤外招。
三,本身要足夠可靠。一個有正義感,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人。
陳鋒站起身,用冷水狠狠沖了一把臉。
鏡子里,是一個面色蒼白、胡子拉碴的男人,但那雙眼睛,亮得嚇人。
他換上了一件還算干凈的T恤,戴上帽子和口罩,走出了這個囚禁他三個月的牢籠。
陽光刺眼,他微微瞇了瞇眼,久違的城市氣息涌入鼻腔。
他沒有半分留戀,徑直走向街角的一家老舊網(wǎng)吧。
嘈雜的鍵盤敲擊聲和游戲嘶吼聲,成了他最好的掩護。
開了一臺最角落的機器,陳鋒熟練地打開了搜索引擎。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敲下的不再是游戲指令,而是一個個媒體、記者的名字。
他需要找到那把最完美的刀。
《江海日報》?官方喉舌,第一個排除。
《都市晨報》?偏向民生,不夠尖銳。
一個個名字被他搜索,又一個個被他劃掉。
他的目光,最終鎖定在了一個名字上。
蘇青影。
“青鳥傳媒”的首席調(diào)查記者。
屏幕上,是蘇青影的個人專欄。照片上的她,留著利落的短發(fā),眼神銳利,沒有一絲妝容,卻透著一股英氣。
陳鋒點開了她的幾篇代表作。
《起底“地溝油”黑色產(chǎn)業(yè)鏈,誰在為市民的健康掘墓?》
《追蹤三年,揭秘“希望小學(xué)”捐款消失之謎》
《獨家調(diào)查:副市長公子醉駕撞人頂包案始末》
每一篇報道,都像一把手術(shù)刀,精準、狠辣,直指社會毒瘤和權(quán)力濫用。
更重要的是,她的報道,從未被“公關(guān)”掉。
傳聞中,這位蘇大記者的背景深不可測,似乎與京城某個大家族有關(guān)。
影響力、背景、正義感。
三個條件,完美符合。
就是她了。
陳鋒的嘴角,露出一抹計劃得逞的微笑。
他找到了他的刀。
接下來,是如何讓這把刀心甘情愿地為他所用。
他不能直接把所有證據(jù)都拋出去,那會嚇到她,也會讓她懷疑來源的真實性。
必須像一個高明的漁夫,先撒下一點點味道鮮美的魚餌,讓她聞到腥味,讓她產(chǎn)生興趣,讓她主動上鉤。
陳鋒新建了一個文本文檔。
他閉上眼,腦海中“天眼”記錄的關(guān)于李偉的信息,如同電影般回放。
他需要一個足夠震撼,又極易核實的“魚餌”。
有了。
李偉的情婦,市電視臺主持人,張婷。
李偉送給張婷一輛紅色的保時捷718,車牌號是江A·T520。這輛車,就停在張婷居住的“金色港灣”小區(qū)地下車庫,B區(qū)117號車位。
這輛車是用一個空殼公司的名義買的,但資金來源,直指李偉的小金庫。
這只是李偉貪腐版圖里微不足道的一角,但對于一個記者來說,一個副局長,一個女主持,一輛百萬豪車……
這里面的故事,足夠勁爆。
陳鋒注冊了一個全新的、無法追蹤的匿名郵箱。
他沒有寫任何多余的廢話,郵件正文只有三行字:
【想知道市規(guī)劃局李偉副局長的紅色保時捷停在哪里嗎?】
【金色港灣小區(qū),地下車庫,B區(qū)117號車位,江A·T520?!?/p>
【如果你對真相有興趣,回復(fù)這封郵件?!?/p>
沒有稱呼,沒有落款,像一個冰冷的指令。
他就是要營造這種神秘感和壓迫感。
他相信,以蘇青影的職業(yè)嗅覺,她絕對無法抗拒這樣的誘惑。
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疏漏。
陳鋒移動鼠標,光標停留在“發(fā)送”按鈕上。
網(wǎng)吧里依舊嘈雜,鄰座的少年正為了一次游戲里的擊殺而興奮地嘶吼。
沒有人知道,在這個昏暗的角落里,一個即將引爆江海市官場的按鈕,即將被按下。
陳鋒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他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陳鋒了。
從今天起,他是執(zhí)棋者。
李偉,蘇青影,所有的人,都將成為他棋盤上的棋子。
他輕輕一點。
郵件,成功發(fā)送。
做完這一切,陳鋒沒有絲毫停留,下機,結(jié)賬,融入了茫茫人海。
魚餌已經(jīng)撒下。
現(xiàn)在,他只需要靜靜等待,等待那條最兇猛的魚,咬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