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假元寶騙農(nóng)夫
從前有個農(nóng)夫,靠辛苦耕田過日子,吃穿都很簡樸,但性格特別吝嗇,家里倒攢下不少錢。外省有個騙子來到這地方,知道這農(nóng)夫貪心又沒見識,就打聽好他某天會在某處耕田,提前把兩個假元寶(共重一百兩)埋在那里。等農(nóng)夫正在田里賣力耕作時,騙子故意在田邊山坡上左找右找。農(nóng)夫問:“你這人在這兒找什么?”騙子說:“我在找東西,你問這個干嘛?”農(nóng)夫只好沒再說話。騙子又對著這棵樹認(rèn)認(rèn)、那棵樹看看,一副丟了東西的樣子。農(nóng)夫又問:“你這人真可笑,老在山上認(rèn)樹做什么?”
騙子說:“實不相瞞,我父親早年被流賊劫掠,后來也入了伙,攢了很多銀子。他孤身一人不好帶,就把銀子埋在各處,還留了賬本登記,打算后來回來取,可惜他去世了?,F(xiàn)在我照著賬本找這里樹下埋的銀子,卻分不清是哪棵樹。幸虧遇見你在這兒,能不能幫我找找?要是找到了,分你些也沒關(guān)系?!鞭r(nóng)夫一聽,就扛著鋤頭一起找,果然在一棵樹下挖出了兩個元寶。騙子假裝特別高興,說:“這里能找到,其他地方也能找到了!我真的會分你些,但這兒沒錘子鑿子沒法分?!庇终f:“這些銀子我沒地方藏,不如去你家,你幫我找完剩下的,我分幾個元寶謝你,你看怎么樣?”
農(nóng)夫說:“好是好,但我和你素不相識,突然帶回家來往,豈不是讓人懷疑?”騙子說:“那得假裝是親戚才行?!鞭r(nóng)夫說:“有了!我有個妻舅,六七歲時賣給了外江客人,至今沒消息,就說你是我妻舅回來探望姐姐、姐夫,這不就行了?”接著把岳父岳母的姓名、長相,一五一十告訴了騙子。
農(nóng)夫領(lǐng)著騙子回家,叫妻子出來見“舅舅”。他妻子見面就問:“弟弟的長相怎么和我不像?”騙子回答:“我在外地長大,那邊風(fēng)土不一樣,所以長得不像。”妻子又問:“我父親叫什么?長什么樣?母親叫什么?長什么樣?”騙子回答得一點沒錯。妻子再問:“我叔叔叫什么?長什么樣?”騙子說:“我小時候就出去了,只記得父母,不記得叔叔了。”妻子這才相信,殺了雞、做了好菜,熱情招待“弟弟”。農(nóng)夫的兄弟等人也都擺酒席,好生款待。騙子對“姐夫”說:“我需要些零碎銀子用,你家能不能拿十五六兩給我?”農(nóng)夫就拿了十多兩真銀給騙子花。
過了幾天,騙子拿賬本給“姐夫”看,說還有十幾個元寶埋在某山某庵里。那庵沒人住,農(nóng)夫挑著兩盒飯菜到了庵中。原來騙子早讓兩個同伙在庵里等著,一見面就把農(nóng)夫捆在柱子上。兩個同伙抽出牛尾尖刀,再三要殺他。騙子假裝勸道:“我受姐夫厚待,吃了他兄弟不少雞魚,別殺我姐夫?!比齻€騙子吃完帶來的飯菜就走了。農(nóng)夫被困在庵里,叫天不應(yīng)叫地不靈。
直到第二天下午,一個牧童路過,農(nóng)夫喊救命才被解開繩子回家。妻子問:“怎么今天才回來?舅舅怎么沒一起?”農(nóng)夫懊惱地說:“別提他了,別提他了!”至今人們說被人騙了,還會用“別提他了”這句俗語。
最近江源地方有個人,也被騙子用這招騙了,但他妻子有見識,拿騙子的元寶用鑿子一鑿,發(fā)現(xiàn)是錫做的,立刻把騙子捆起來打,逼他招供后才放了。要是他妻子沒見識,也會像前面的農(nóng)夫一樣上當(dāng),到時候后悔可就晚了。
按說這農(nóng)夫辛苦勞作、省吃儉用才致富,本該慶幸,卻被貪心驅(qū)使落入騙子圈套,丟了錢財還受了辱,反倒不如江源那個婦人有智慧。如今世道人心變壞,騙子手段百出,最近有“丟包賊”騙了很多人,江淮一帶還有“扯遂法”,更難防備——騙子只要問你一句話,你一答應(yīng)就會被迷惑,這是妖術(shù),害人更多。世道人心敗壞到這種地步了嗎?我把這些事記下來,就是為了給出門的人提個醒。
冒州遇假銀被騙
福建安海人錢天廣,買了機(jī)布去山東冒州的藥王會售賣。藥王會從四月十五日開始,到二十五日結(jié)束,天下貨物都在這兒交易,沒有中間商,買賣雙方直接議價。有個騙子用“漂白鏪銀”來買布,每錠五兩,里面摻雜的真銀和假銀顏色一模一樣。騙子先拿絲銀給天廣看,用鐵錐鑿打,沒看出異樣,一連打了十幾錠,顏色都一樣。天廣說不用再鑿了。騙子就用這種漂白假銀交易,總共給了六百多兩,其中只有一百多兩是真絲銀,剩下的全是假銀。銀錢交完,布被搬走了。
天廣收好銀子,收拾行李,和同鄉(xiāng)雇了騾車去臨清買回頭貨,拿出銀子才發(fā)現(xiàn)全是假的。這時后悔也晚了,但天廣沒太激動,只說:“是我太輕信這廟會了,別人出門做生意,可得引以為戒?!比藗兌几锌攘看螅膺@么大挫折,以后必定能發(fā)大財。騙子雖然騙到幾百兩銀子,但天理昭昭,子孫肯定不會興旺。假銀天下到處都有,所以記下這事,讓后人提防,別步天廣的后塵。
按說騙子用假銀,是商人最難防的,必須知道些辨別方法才能識破。我在壬子年秋天,在書坊找到一個小本子,里面講辨別銀真假的方法很清楚,抄錄下來給出門做生意的人看看,假銀一入眼就能認(rèn)清。簡單說幾點:
元寶是礦石提煉的原銀,現(xiàn)在官府解送錢糧的元寶,也是仿原銀成色熔鑄的,俗稱“員寶”。松紋銀和細(xì)絲銀成色一樣,都是足色銀。搖絲銀成色稍差,是銀水倒入模具時用手搖動形成絲紋的,叫“搖絲”。水絲銀(又叫干系)成色從七到九成五不等,都叫“水系”。畫絲銀是水系銀沒自然形成絲紋,用鐵錐畫上去的;吹絲銀是九成水系銀,倒入模具時用嘴吹筒吹成絲紋;吸絲銀是用濕紙蓋模具上,留個孔,銀水從孔倒入,吸成絲紋,成色從七成到九成五,九成五看著像足色銀。
茶花銀是用九錢紋銀加一錢鉛,不用硝石直接熔鑄,模具底部鋪淡底,銀水倒入后鉛不露,形成粗絲紋,叫“茶花”。鼎銀(汞銀、水銀銀)是用五錢紋銀加五錢半汞,在鐵鼎中熔成紅色,冷卻后得一兩銀(含五分汞),能打成銀錠或銀餅,外面貼銀箔,灑點墨掩蓋太白,能做酒器、首飾,能拉出銀絲,顏色略青。還有赤腳汞銀,用三錢紋銀、二錢銅絲、五錢半汞熔鑄,不能打造,像水系銀,但成色嫩,外層銀箔顏色不均,赤腳汞銀顏色紅中帶嫩,不如水系銀成色老。這種造假銀發(fā)家的,子孫往往不肖,家道很快蕭條,靠害別人致富終究不長久。
吊銅銀是模具四周嵌銅,再倒銀水,銅藏在中間。辨別時看絲紋,不如細(xì)絲銀清晰,紋粗而滯澀,可疑就鑿開,銅就露出來了。鐵碎銀是模具先放鐵碎,再倒銀水,鐵藏在銀里,成色最低也有九成,九成五的有絲紋;用銅碎的叫包銪銀,最低九成,九成五有絲紋,九成無絲紋。
鈔子銅是用一兩銅加三分銀,爐中加白信石(像硝)熔鑄,倒出后剪四邊的三四分薄片,中心部分再熔再剪,反復(fù)幾次,然后用銀末磨極細(xì),加酸砒草汁、三分硼砂煮,把銅放進(jìn)去用筷子炒,取出用白水洗去藥汁,顏色很白。有人問:“銅里只加三分銀,后來又加三分銀末,怎么能讓銀附在外面?”造假的說:“金銀是至寶,先不加三分銀,后來銀末煮不上去;先加了,銀末自然能附著?!边@種假銀叫“神仙銀”,辨別時看銀色像死魚白,沒有青白光澤,底部要么用胭脂點,要么用石朱點,從死魚白和點腳處就能分清真假。
漂白鏪銀熔鑄時仿細(xì)絲銀,模具很熱、壁很薄,倒銀后去掉下面部分,只留上面薄的,中間用白銅鑄無壁的銀錠,把上面的銀片蓋上去,下面用銀箔合上,焊接后用錘子捶底部,看著和真銀鍋一樣,鑿開都難辨。辨別時看焊接處,火燒后失去自然青色,像死魚白,所以叫“漂白”,這樣一看就明白了。
煎餅銀的方法:每錢鉛配一分銅,一兩九成銀加一兩鉛,八成加二兩鉛,七成加三兩鉛。用炭裝爐,慢扇火熔到鉛花出現(xiàn),過了就急扇火,等油珠大如豆子就蓋蓋,能出九成五成色;等金花燦爛,就做成“布心餅”“焦心餅”,底部有蟹眼回珠紋,兩面皆白,就是松紋足色銀。九成餅出爐就白,上面是雞爪紋,底部也白;八成餅出爐略黑,用天砂擦才白,上面有跳蚤斑,剪開略白;七成餅出爐墨黑,用砂擦、鹽梅水洗才白,剪口帶紅;六成比七成還差;五成就是“梅白餅”。
鹽燒餅是用二錢五分銀出一兩貨,用鹽磨爛調(diào)水涂在餅上,火燒后錘掉一層銅渣,再用鹽燒、再錘,反復(fù)幾次,去掉外層銅,自然變白,叫“鹽燒”;白銅熔的叫“白鹽燒”。三鋏餅底部是足色銀,磨得像紙薄,中間熔白銅餅,上面用銀熔出細(xì)絲,加二三錢鉛,倒在炭鍋成餅,再磨薄銀片蓋上面,焊接后剪去四邊,中間的餅對面剪鋏,能瞞過人。辨別時看餅較厚,上下是真銀,中間顏色不同,用銀在杉木上擦,會顯出三種顏色。
車殼銀(灌鉛銀)是用松紋細(xì)絲銀錠,表面錐孔,用工具割開取走里面的銀,留銀殼,灌鉛填滿,再用銀打尖堵住孔,鐵鑿鑿過像真銀鍋。辨別時看鑿痕處就能發(fā)現(xiàn)。倒茅餅是用上等白信石裝在不漏水的罐里,鹽泥封好,燒兩炷香,取燈盞上的部分備用;用七錢銀、三錢五分銅,快出爐時加七分信石,蓋蓋后取出,用天砂擦,上面有雞爪紋,像九成銀。辨別時九成銀出爐自白,不用砂擦,這種餅剪口帶黃,九成餅剪口自白,一看就清楚。
還有鐵線餅、江山白、華光橋、神仙餅、糝銅餅、倒插鉛等幾十種奇巧假銀,沒法用語言全描述。懂行的人舉一反三,就能明白大半。有些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人,喪良心用假銀換衣食度日,還算窮途末路,不足為怪;但現(xiàn)在有些貪官富人,家境殷實還換假銀坑人,貪圖富厚留給子孫,不知喪心悖理哪有善報,子孫怎會興旺?士農(nóng)工商交易,只用七成到細(xì)絲銀,更低成色的別用。要是昧心欺人,不光陰曹地府的罪難償,陽間法網(wǎng)也不會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