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夢魘纏身李哲在凌晨三點四十一分準時驚醒,心率飆升至一百二十。
這是他近一個月來第二十二次被同一個夢魘捕獲,而最近七天,這個夢從未缺席。
汗液浸透了兩千塊的埃及棉床單,空調恒溫二十三度,他卻冷得牙齒打顫。
夢里那幾個身影又來了,站在圖書館后墻的腳手架上,霧氣濃得化不開。
大多數(shù)時候是三個模糊的輪廓,但有時似乎又有第四個。唯一清晰的是那個女孩腕間的銀鏈,
在月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作為哲思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李哲習慣掌控一切。三年前,
他將大學時期開發(fā)的智能家居系統(tǒng)轉化為估值數(shù)億的公司。
二十六歲的他坐擁市中心頂級公寓,被媒體追捧為"90后創(chuàng)業(yè)天才",
但他掌控不了這個越發(fā)頻繁的夢。他起身走向落地窗,城市的霓虹在腳下閃爍。
床頭柜上散落著安眠藥和威士忌,這是他最近嘗試的助眠方式,但效果甚微。
夢中的場景太過真實,每次醒來都像是剛從水里被打撈出來,渾身濕透,心跳如鼓。
第七天噩夢后的早晨,李哲終于預約了心理醫(yī)生。張教授的診室布置得極為舒緩,
淺色調的墻壁上掛著抽象的風景畫,室內有淡淡的檀香。"你的身體在提醒你,
有些被壓抑的東西需要面對。"張教授平靜地說,他的目光透過金絲眼鏡顯得格外銳利。
李哲嘗試了催眠療法。在深度放松狀態(tài)下,
片段:"腳手架...笑聲...銀鏈...閃光...墜落..."每次接近核心記憶時,
他就會猛然驚醒,渾身濕透。有次他甚至從診療椅上滾落,嚇得張教授趕緊終止了療程。
第十五天,夢境變得更加詭異。這次李哲能夠向前移動,當他幾乎觸碰到那個女孩時,
她的頭突然一百八十度扭轉,臉上赫然是李哲自己的面容。"你忘了我們。
"夢中的"李哲"說道,嘴角滲出血絲。李哲從床上彈起,
瘋狂搜索"重復夢境""創(chuàng)傷記憶"。凌晨四點,他下定決心返回母校。校園幾乎未變,
銀杏大道兩旁的樹木比當年粗壯了些。只是圖書館后墻新刷了漆,遮蓋了歲月的痕跡。
李哲站在那片空地上,莫名地感到一陣心悸。他找到現(xiàn)任學院副主任的大學輔導員趙老師,
謊稱要捐建智能實驗室,順便打聽幾位舊友。"經常穿藍裙的短發(fā)女生?"趙老師皺起眉頭,
他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滿了教育類獎項,"你說的聽起來有點像林小宛,但她總是穿褲子,
從來沒見她穿裙子啊。大二就轉學了,據說去了國外。"李哲的心沉了下去。他拿出手機,
展示了自己根據夢境繪制的素描。趙老師的表情微微變化,
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這個戴眼鏡的男生...神態(tài)有點像張揚。
不過他畢業(yè)后就回老家了,聽說做了教師。""我能看看當年的畢業(yè)紀念冊和檔案嗎?
"李哲堅持問。趙老師的表情立刻顯出為難和戒備:"檔案室都是些陳舊資料,
沒什么好看的。而且需要專門的審批手續(xù),很麻煩的。"他明顯想搪塞過去,"這樣吧,
我還有個會。捐實驗室的事,我們下次再詳談。"說完便不由分說地送客。
李哲意識到從趙老師這里無法打開突破口。離開行政樓后,
他立刻做了一個更符合他風格的決定。他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劉偵探,是我,
李哲。有個緊急且需要保密的事情請你處理。我需要你立刻想辦法,弄到我大學時期,
所有robotics社團相關的合影及成員名單。對,越快越好,預算沒有上限,
我只要結果。"金錢和專業(yè)能力的速度遠超官僚系統(tǒng)。當天傍晚,
就在李哲于學校附近的高級酒店房間內焦灼等待時,他的加密郵箱收到了一份壓縮文件。
發(fā)送時間顯示是十分鐘前,附言只有一句話:"李總,資料已得,來源可靠,請放心。
"李哲深吸一口氣,點開文件。里面是數(shù)十張高清晰度的掃描照片。
他的手指在觸摸板上快速滑動,突然,他停住了——一張robotics社團合影中,
有四個與他夢中極為相似的身影:一個穿運動外套的高個子男生,一個戴眼鏡的瘦弱男生,
中間是個短發(fā)女生,穿著社團統(tǒng)一T恤,右手腕上戴著一條銀鏈,
還有一個站在他們身后、笑容模糊的男生。照片下方的名字是:張揚、陳明、林小宛,
最后一個名字被墨水涂染,無法辨認。"這四個人..."李哲的聲音干澀。第二天,
李哲帶著打印出來的照片再次找到趙老師。這次,他不再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
看到那張清晰的合影,趙老師的臉色"唰"地一下變得慘白。他沒有問照片來源,
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和一種被窺破秘密的巨大恐慌。他猛地站起身,
聲音因恐懼而尖銳:"你...你到底想干什么?!這些東西你從哪兒弄來的?
這什么都說明不了!我昨天就告訴過你,不要再查了!"他的反應之大,遠超李哲的預期。
這不再是敷衍,而是秘密被連根挖出后的徹底恐慌。但李哲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線索。當晚,
他通過各種渠道調查這三人的下落,結果令他毛骨悚然——系統(tǒng)中查無此人。沒有學籍記錄,
沒有畢業(yè)信息,沒有就業(yè)記錄,仿佛這三個人從未存在過。更奇怪的是,
當他再次查看那張照片時,發(fā)現(xiàn)那四個人的面容變得模糊不清,
與其他清晰的影像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卷:破碎的記憶次日,李哲急忙趕到學校追問趙老師,
趙老師長嘆一聲,聲音顫抖:"八年前,圖書館后墻維修,
有四個學生晚上偷偷爬上去玩...腳手架部分坍塌,兩人當場死亡,一人重傷,一人輕傷。
死的是一男一女,重傷者后來轉學走了。""那個輕傷者是我,對嗎?"李哲問,心跳如鼓。
趙老師避開他的目光:"事故記錄被封存了,這是學校的要求。
家長也不希望這件事被公開討論。""那這銀鏈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我會夢到這些?
為什么我完全不記得?"趙老師沉默良久,終于開口:"有些事情,忘記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你現(xiàn)在很成功,何必糾結于過去?"李哲站起身,"如果我告訴你,
這個過去正在摧毀我的現(xiàn)在呢?"當晚,李哲夢見了更完整的事故經過。
他和另外三人偷偷爬上腳手架——夢中一直模糊的第四個身影也變得清晰起來,
正是照片上那個笑容模糊的男生。是李哲提議的,他說要從高處看看校園的夜景。
然后是一陣晃動,尖叫聲,墜落。李哲醒來時淚流滿面。
記憶如潮水般涌回——他們五人不僅是同學,更是創(chuàng)業(yè)伙伴,
一起開發(fā)了最初版的智能家居系統(tǒng)。事故后,李哲獨自將項目繼續(xù)下去,獲得了巨大成功。
這個認知讓他感到一陣惡心。他的成功,他的公司,他的一切,
都是建立在朋友的悲劇之上的。通過私人偵探的關系,
李哲費盡周折才在一個老舊小區(qū)的戶籍檔案里找到了陳明母親的可能住址。第二天,
他按圖索驥找到了那里。與李哲居住的高檔社區(qū)形成鮮明對比,
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人,眼睛因常年哭泣而紅腫。"陳明?我兒子八年前就去世了。
"老婦人平靜地說,那是一種已經被時間磨平的悲痛。李哲愣在原地:"和兩個同學一起,
在學校事故中?"老婦人眼中閃過一絲復雜情緒:"記錄?什么記錄?
那天晚上明明有四個孩子爬上去,兩個死了,一個重傷,一個..."她突然停住,
仔細端詳李哲的臉,"你、你是那個李..."她突然猛地關上門,
任李哲如何敲打也不再開啟。李哲瘋狂地回到學校,要求查看事故完整記錄。經過多方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