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想要毀掉她。當然那一定是在我發(fā)現(xiàn)真相之后。
但剛開始我審視她的時候還沒有這種想法,她變得讓我越來越不能容忍,那是后來的事。
可是事情竟然發(fā)展到這種地步:她和我的愿望最終趨于一致。
在我認為她應該付出代價的時候,她自己已經(jīng)欣然接受這種懲罰。這省卻了我許多麻煩,
省卻了許多糾纏。在她徹底崩潰的那一剎那,我和她終究合而為一,那一剎那無比暢快,
暢快得超過了我這些年來任何一次的釋懷。在那聲清脆的巴掌聲之后,
我和她了卻了所有恩怨。她已經(jīng)消失在人群中,我靜靜地坐在咖啡廳里,
等待服務員過來收拾桌上打翻的咖啡杯。她曾經(jīng)主動地尋找過這種羞辱。羞辱是一種儀式。
由于這種儀式一生中只能進行一次,因而具有絕頂?shù)闹匾浴?/p>
那是在百貨商場的一次偶遇之后,她一邊聽著商場里播放的輕音樂,
一邊思索著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攤牌。目標確定之后,方式是很關鍵的。沒有陽光,
商場里燈火通明卻顯得蒼白。仿佛有購物者的談笑聲,還有收銀臺嗶嗶嗶的掃碼聲亂響。
各個樓層的背景音樂都混雜在空調(diào)的嗡鳴聲里,成了另一個世界傳來的聲音,
又像是打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啪嗒啪嗒的高跟鞋聲,寂寞地響成一片。"完了!
"她在心中反復呼喚。她覺得自己就漂浮在"完了"的波濤之上。
"完了"的暗示不斷地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來,她腳下沒有依靠,任憑"完了"沖擊。
"完了",這個詞毫無意義,她力圖在"完了"這個詞中尋找意義,那還是后來的事。
商場要關門了。沒有人知道真相,也沒有人在意她的痛苦。
這表明這一天是她婚姻生活中最平靜也是最虛假的一天。"完了"推動著她,
隨著人流一起走向商場出口。墻邊擺滿了高高低低的促銷展臺,一排排像搭建的積木。
若干年后她在電視里看到那些搭建在廣場上的舞臺,馬上就想起這些擺在商場里的展臺。
有人打開了應急照明,可以看見所有的展臺上都貼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促銷海報,
五光十色。顧客們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購物時間,將自己的需求立體化,
但也更壓縮了思考的空間,人們匆匆忙忙。當顧客們拎著購物袋磕磕碰碰地擠向出口時,
她卻抓起早已準備好的那張照片,趁亂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一會兒,燈光暗淡下來。
她在外面看見商場一層層地熄滅燈光,現(xiàn)實的世界宛如一艘船逐漸飄然遠去。
最終商場向她告別,這時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結束了過去。天空陰沉沉的,
然而和地面一樣讓人窒息。結束竟這樣困難,這是始料未及的。
但結束畢竟還須經(jīng)過最后一道程序。摧毀一個人并不比殺死一個人容易。
許多年來她都在考慮如何報復,都是因為想到后果而猶豫,并不是出于她的善良和寬容。
趁著最后一頓午餐——那一碗昂貴的燕窩還沒有完全消化,她拿著照片走向那家熟悉的餐廳,
一邊走一邊感覺胃里翻江倒海,好像她是一個即將上戰(zhàn)場的士兵。她經(jīng)常想要與眾不同,
經(jīng)常想要優(yōu)雅體面,但現(xiàn)實卻限制了她的想象。報復,
也必須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眾羞辱。老實說,這種方法很庸俗,
讓人直到最后都體驗不到勝利的快感。她握著那張照片在餐廳門口的臺階上坐下。
人在報復之前必須有一個短暫的停頓,經(jīng)過一個思考的過程,這仿佛成了一種慣例,
一套固定程序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第二章沒有任何人教導過被背叛者如何報復,
但每一個受傷的女人都會不自覺地重復這種古老的儀式。想必背叛和報復一樣,
在千萬年之前已經(jīng)由不斷重復的行為編入了人類的基因,成了遺傳密碼。"算了!
"她心里想,既然男人的欺騙都沒有什么新花樣,
她在報復方法上落入前人的窠臼也不必感到羞愧了。盡管有眼淚流下來,
但那些眼淚卻有另外的含義。當然,事后她才知道,流眼淚也不過是報復前的程序之一。
臺階冰涼,整個世界看來只有她的身體是溫熱的。一切都想清楚了,理順了,
當大腦里的思緒都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之后,也就意味著決心已定。
而她知道其實她并沒有想清楚,沒有理順,沒有也永遠不可能想清楚、理順。將一切簡化,
那是后來她成熟之后的事。但她坐在臺階上的那時,她真的以為她是如此理智。
四周彌漫著食物的香味,能感覺得到有一股暗香在空氣中浮動。
某種背景音樂配合著霓虹燈的閃爍,把那微弱的光轉換成舒緩的旋律。沒有風,
但有人流在腳下涌動。擺脫了折磨人的猜疑和痛苦,不去考慮什么面子、后果、未來、責任,
喧囂的街景也頓時呈現(xiàn)出清晰分明的輪廓。她撫摸著那張照片,
那是她從他的手機里偷偷拍下的聊天記錄,清晰而刺眼,在霓虹燈的照射下像一把鋒利的刀。
這時她覺得有一絲冰冷的恨意和令人心顫的快感糾纏在一起,從心底緩緩升起。
恨意和快感都沒有目標,沒有對象,而是一種沖動,一種滋味。她努力追隨這種體驗,
捕捉這種體驗,但轉瞬即逝,心頭又只剩下報復前的空虛。那些眼淚實際上是青春的祭品。
那年她三十歲。在我最后當眾撕破她的假面之前,她居然平靜地坐在那里等待,
讓我知道她已經(jīng)認命,讓我認為她真的該受到這種懲罰。這種平靜,才表明她已完全麻木。
透過模糊的淚水,她突然發(fā)現(xiàn)了月亮。先是清冷的光從遠方灑下來,還帶著城市的喧囂聲,
仿佛是干涸的心靈正在被什么滋潤。接著,餐廳門口的梧桐樹上幾只夜鳥開始鳴叫,
黑色的影子在樹枝間跳躍。地面的光影到處搖擺,
有些光斑竟然跳躍到墻面上、廣告牌上和她的身上。霓虹燈暗淡下去,
但汽車的鳴笛聲卻響得更加清晰。手中的照片似乎在顫抖,
好一會兒她才知道那不過是她的手在發(fā)抖。一瞬間月亮便躍到高樓上方。
淡黃色的月亮好大好圓。許多年后她都能一直看見那輪月亮。那樣的月亮和那樣的月光,
人生中只能出現(xiàn)一次。后來她看到的所有月亮,都不過是那輪圓月的復制品。
城市和月亮都變得越來越虛假,越來越?jīng)]有意義了。那輪懸在高樓上方的月亮和太陽一樣,
充滿著諷刺,充滿了嘲弄。高樓中的一棟棟建筑歷歷可見,全部向上伸展著,
又似乎是月光將它們拉高了。并且,從那邊還傳來建筑工地的轟鳴聲,瞬間傳遍整條街道,
又從街道的盡頭返回回音,"轟轟"地響徹夜空。機器的轟鳴驚醒了她。她猛地抬起頭來,
發(fā)現(xiàn)她的周圍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路人。她已經(jīng)在臺階上坐了很久。與此同時,
淡黃色的月亮散發(fā)出慘白的光,一會兒,整條街道就籠罩在慘白色的光線之下。
有夜風在撩動她的頭發(fā),那種感覺像是有人的手,從看不見的夜空中伸下來。
她沒有把照片撕掉。拿著它站起身,踏著高跟鞋噠噠噠地走進餐廳。就在這時我和她分離。
我看見她的背后拖著一股閃閃發(fā)亮的光芒,轉眼間便消失在餐廳的門內(nèi)。
那是她的尊嚴和猶豫從她的頭頂升起。從此她被這種光芒所籠罩,
那次深夜的醒悟徹底改變了她的性格。第三章這是一次復仇的彩排。
這次彩排為她以后的許多次爭吵提供了模板,她越來越尖銳,越來越冷酷。
而她一旦開始思考她為什么要報復和為什么又不敢報復的深層原因時,
她不知道她從此就變了。
其實她為什么要報復和為什么又不敢報復的動機她永遠也不可能理解,更說不明白。
她只能用激烈的言辭來填滿所謂婚姻的"意義"。她雖然沒有離開,
但從此便學會了傷害自己和傷害別人。但是,"完了"這個詞從此跟定了她,
不論她在什么場合或是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只要她處于非常失意或非常憤怒的狀態(tài),
我便會在她身邊喊一聲:"完了!"這個詞涵蓋了一切。我有一雙不知疲倦的眼睛。
我隨時隨地密切注視著她。她有時想和我交流,而我永遠只向她說這個詞:"完了!
"我和她分離后,只有在她徹底絕望時我才能和她合在一起。果然,
這次彩排讓她后來多次瀕臨崩潰,于是絕望把她搞得精疲力盡。
因為那次深夜醒悟之后她沉迷于所謂婚姻的"意義",沉迷于激烈尖銳的言辭,
并把這類語言當作女人智慧的表現(xiàn),所以言語之外的真實現(xiàn)實常常把她傷得體無完膚。
凡是試圖用言語去表達超越言語的情感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結果。所以她經(jīng)常想要結束,
結束成了她的習慣。但被絕望搞得精疲力盡的她已無力去結束,或是懶得去結束,
這時就需要我的幫助了。我曾想,
一定有許多女人像她一樣想要結束卻沒有勇氣和沒有力氣去結束。生活,
對于一些人來說僅僅是一種習慣,一種慣性罷了。如果結束和散步一樣輕而易舉,
這個被背叛困擾的世界至少會自動減少掉三分之一的痛苦。二○一五年的某一天,
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一則新聞:除了傳統(tǒng)的離婚調(diào)解之外,又新出現(xiàn)了一種處理婚姻危機的方式。
從二十一世紀初開始盛行的心理咨詢和情感治療熱,發(fā)展出一個新的分支:情感替代。
說來這個方法也非常簡單,
就是把沒有勇氣和懶得去面對現(xiàn)實而又確實想要解脫的人引導到一個新的狀態(tài)。
人的痛苦結束了,但記憶卻將保存在記憶的想象中。也就是說,
咨詢師能把痛苦從心靈中抽取出來,像處理垃圾一樣丟掉,
讓心靈在無邊無際的平靜中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據(jù)說去做情感替代治療的人非常多,
人人都想生活在沒有痛苦的理想中,咨詢室門前像銀行一樣排起長隊,
不同的是他們拿著的不是銀行卡而是診斷書,想要提前解脫的人還非預約不可。
這天我建議她去。因為這年她整整三十五歲,據(jù)心理學研究表明,女人到了三十五歲,
對于背叛和欺騙的承受能力都會急劇下降。既然如此,
被無數(shù)次爭吵折磨成碎片的她便沒有再讓痛苦繼續(xù)下去的理由。咨詢室的四面墻壁刷成米色,
上面掛了幾幅抽象派的油畫。有一幅畫畫的是海浪的橫截面,
中間立著一只被海浪包圍的眼睛。這幅畫被命名為《孤獨》。坐定之后,
咨詢師先倒了杯溫水放在她面前,叫她凝神注視著這幅畫。
咨詢師說這是根據(jù)她的心理狀態(tài)選定的。"你必須完全信任我,"溫和的咨詢師輕聲說道,
"你要把你理想中的生活告訴我。這樣,我才能讓你的心靈在那種狀態(tài)里安息。"可是,
咨詢師的第一句話就令我反感。我回顧她的一生,所有的人都要她付出完全的信任,
可是往往讓她失望受傷。還有,所有的人都要她先把心"交出來",要她坦白,
這套把戲最終已讓她厭倦。想不到走出痛苦和陷入痛苦一樣都必須首先進入一個陷阱。
她忽然發(fā)現(xiàn)那幅名為《孤獨》的畫畫的不是海浪橫截面和眼睛,
而是床單的褶皺和一個被床單褶皺包圍的女人的眼睛。"你想要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
"咨詢師的聲音溫柔得像水,她們兩人如同坐在溫室里。"是一種沒有背叛的婚姻?
在那里你將和丈夫重新開始,你們周圍環(huán)繞著信任和愛情。還是你愿意選擇單身生活?
在那里你將有完全的自由和無數(shù)的可能。而如果你選擇報復的話,
那你將在心理上徹底戰(zhàn)勝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你將享受一種既解脫又勝利的感覺。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也可以選擇這樣一種狀態(tài),
在那種狀態(tài)里你將用全新的身份開始……"沒等咨詢師說完,我便急急忙忙把她拉走。
不僅是她,整個社會的想象力都已經(jīng)枯竭,理想已經(jīng)被重復得單調(diào)了,
由于再也沒有新的創(chuàng)見,所有的解決方案都逐漸被稀釋得如同一杯杯白開水。
幸福其實是一種能力,是能力的一個過程。
我知道無數(shù)次爭吵雖然沒有殺死她的身體但已經(jīng)殺死了她感受幸福的那根神經(jīng),
如同牙醫(yī)殺死牙神經(jīng)一樣,酸甜苦辣于她都無所感受。對她來說,
重要的不是要選擇一個什么理想的生活,而是要把破碎的心靈拼湊起來,大體上像個樣子。
在到處尋找散失的碎片的過程中,也許會從哪個角落找到一截能感受幸福的神經(jīng)。
有了這根神經(jīng),才能談到幸福。第四章但顯然那已不可能了。
后來她拖著支離破碎的身心到處奔波,到處尋找幸福的感覺,
而在別人看來她應該滿足的時候她卻只感受到空虛。于是,最終讓我發(fā)現(xiàn),
她的痛苦是真實的,快樂卻是虛假的,她的破碎已無可救藥,她必須要重新開始,
我決定將她的過去徹底抹掉??墒俏蚁肓撕芫煤芫枚颊也坏揭粋€抹掉過去的完美方法。
人類自古到今把處理痛苦的方法都用盡了。所謂情感替代治療還保留著她的記憶,而對于她,
則必須徹底清除。一堆破碎的記憶很快會重新聚合,從而她將永遠困在痛苦中,
萬劫不得解脫。徹底清除,倒是對她的拯救。在商場里、在街道上、在咖啡廳里,
最吸引我注意的都是那些正在爭吵的夫妻。我常常在那些夫妻身邊停留。
他們的爭吵激烈得像戰(zhàn)爭,不只一次地使我產(chǎn)生想要參與的沖動。
我想象走過去對那個女人說幾句話一定很符合正義的標準。既然整個社會都已經(jīng)麻木,
我使用毫無新意的方法也不算愚蠢。于是我引導她制定了一個計劃。
當我把這個計劃告訴她之后我又選擇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這時窗外有細碎的陽光灑進來,
我聽見清脆的風鈴聲在微風中響起。我鎮(zhèn)靜地看著她打開那個文件夾,里面一片空白。
我知道我無法預測結果。風停了,風鈴還在響。那叮咚叮咚的聲音催我下定決心。
奇怪的是我的手并不發(fā)抖。我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但好像我已經(jīng)做過了很多次,
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策劃者。原來,想象也能培養(yǎng)出技巧。我絕不會選擇傷害無辜的人。
那些被傷害的人已經(jīng)承受夠了。有一次她還痛苦地問過我在哪里能找到安慰。"就在這里,
就在這里,"我指著她的心說。而我最后在那里看到的只是一片廢墟。
我也不會讓她去傷害那個背叛她的人。他所在的那個位置已經(jīng)空無一物。
因為他從結婚開始就不斷地把承諾分發(fā)出去?,F(xiàn)在他的承諾有的在垃圾箱里、廢紙簍里,
有的存在律師事務所的保險柜里發(fā)霉,而更多的是在別的女人那里。
附著在別的女人身上的承諾讓那些女人心跳加速,讓那些女人失眠,
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謊言。既然傷害的方法比較陳舊,在對象的選擇上則應有所創(chuàng)新。
我一生都在追求與眾不同。雖然這種追求害苦了我,我卻終生不悔。
我想她一生都在承受傷害卻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己戰(zhàn)斗過;她不欠別人的,只欠自己一個交代。
因而最應該得到解放的是她自己,何況要徹底解脫也只有從這里下手。
當我找到這個方向時我暗自欣慰,欣慰過去的那些痛苦終于可以有個了結。
我剛準備好材料就聽見遠處有鳥在叫。我還沒來得及驚訝城市里的鳥鳴何以會如此清晰,
計劃便自動地在我腦海中成形。這時,房里突然充滿了女人們的笑聲,
每一種笑聲里都藏著一種無奈。接著,陽光開始劇烈地跳躍,灑落的光斑在墻上像點點淚珠。
而她的臉上卻展現(xiàn)出微笑,此時此刻,我發(fā)覺她的微笑竟與我的微笑完全相同,
于是我心安理得地開始執(zhí)行計劃。在計劃執(zhí)行的那個下午,我看見一個全新的她站在鏡子前,
背景是那個熟悉的家,墻上貼著兩張便條:"從今天開始做自己","過去的都讓它過去"。
第五章那天下午,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客廳的地板上,形成一道道金黃色的光柱。
她坐在沙發(fā)上,手里拿著那份已經(jīng)準備了很久的離婚協(xié)議書。紙張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每一個字都像是用刀刻上去的。她知道他下午三點會回來。
這是他們結婚五年來第一次如此精確地計算時間。以前他回家的時間總是不確定的,
有時說開會,有時說應酬,有時干脆什么都不說。
而她總是在廚房里熱了又熱那些慢慢變涼的飯菜,像一個等待審判的犯人?,F(xiàn)在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