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蕊心拿著從茵娘發(fā)間取下的木簪,一時不知如何歸置。茵娘接至掌中,指尖緩緩摩挲著簪身上斑駁不整的刻痕。
五年前,茵娘所行那樁累及崔氏滿門的“禍?zhǔn)隆?,便是暗中救走了被先帝以謀逆罪下旨通緝的沈川。家人所不知的是,那輛偷偷送沈川出城的馬車?yán)?,還藏著當(dāng)時的北原王,如今的新帝——趙廷玉。
次日天方破曉,府內(nèi)便熱鬧起來。蕊心告知,是外府的幾位叔伯聞聽茵娘昨夜歸家,一早便攜了嬸嬸并滿府子孫輩前來探望。蕊心服侍茵娘梳洗妥當(dāng),去到母親院中請安時,母親身邊早已圍滿了女眷。
母親正與她們談笑風(fēng)生,精神瞧著比昨夜好了許多。茵娘盈盈福身,向幾位嬸嬸一一行禮。崔二夫人忙從座上起身,將茵娘扶起,“好孩子,回來了就好,這些年苦了你了。”
茵娘退后數(shù)步,鄭重地向二嬸屈膝深拜,“當(dāng)年,祖父是為保我,方將陳娘嫁入鳳家。五年來,我于庵中無時無刻不憂心陳娘境遇,深恐因我一己之過,誤了陳娘終生。每每思及二嬸待我猶勝親女,茵娘卻累及二嬸親女姻緣,便夜不能寐,食不甘味?!?/p>
崔二夫人再次扶起茵娘,眉目間仍是記憶中的坦蕩溫煦,柔聲勸解:“小小年紀(jì)切不可憂思過重,世事難料,焉知不會另有境遇?說起你妹妹陳娘,我今晨已派人將你歸家的喜訊告知于她,想來她收拾停當(dāng),過不了幾日便能來與你相聚,屆時你們姐妹倆自可好好敘舊。當(dāng)年我們亦覺鳳家人個個如豺狼虎豹,陳娘嫁過去必受磋磨,我夜夜恨不能枕下藏刀,只待陳娘稍露委屈,便沖去他鳳家捅破天也要將人接回。卻不想那歹竹之中竟也出了根好筍,倒被你祖父慧眼相中。成親不過兩月,你那妹夫心疼陳娘受那一家子閑氣,便尋了由頭分府別居了。雖說他性子軟和,才干平平,勝在知冷知熱,自陳娘入門便不肯讓她受半分委屈。幸而當(dāng)年分家鬧得沸沸揚揚,與那本家斷了往來。此番新帝清算鳳黨,他們小夫妻反倒沒受牽連。只是往日那勉強糊口的閑職也丟了。不過,能平平安安便是大幸。咱們府邸雖不闊綽,養(yǎng)個女兒女婿在跟前,也是心甘情愿的?!?/p>
聽得二嬸一番寬慰,更知陳娘近況安好,茵娘心頭壓了數(shù)年的一塊沉重大石,終于悄然落地。
崔大人派人來喚茵娘去祠堂拜祭祖父。母親與幾位嬸嬸便領(lǐng)著同來的堂兄弟姊妹們一同前往。待一行人浩浩蕩蕩行至祠堂時,幾位叔伯已等候在此。祠堂銅門大開,崔大人以崔氏嫡長之尊,率族人跪拜先祖牌位。禮畢,崔大人示意茵娘單獨上前,向祖父牌位焚香跪拜,告慰平安。
剛出祠堂,便見管家步履匆匆而來,面帶急色:
“大人,寧安王殿下攜拜帖,此刻正候于府門之外。言道特來拜會老爺、夫人,以及……姑娘?!?/p>
崔大人聞言,臉色微變,立即斥道:“糊涂!怎敢讓堂堂王爺候于府門?”話音未落,人已向府門方向疾步趕去。
管家緊隨其后,慌忙辯解:“小人縱有萬顆腦袋,也不敢攔阻王爺?。∈峭鯛斪约貉悦?,未得老爺、夫人及姑娘首肯,他……不敢擅入?!?/p>
崔大夫人緊緊握住茵娘的手,“茵兒,你若想見,母親便陪你堂堂正正地去見。你若不想見,管他是仗勢欺人還是巧言令色,咱們一概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