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一生共養(yǎng)育了五個兒女,兒女們長大成人各自成家之后,也都在努力地,為了各自的生活,奔波操勞著。
林奶的兒女們,各家的條件都很一般,只有林步瀟家是個例外。
大家平時一般不往來,但過年過節(jié)必須得聚。
這是林奶定下的規(guī)矩:“親情永遠不聚,就不像親人了。無論你們的日子多么艱難,過年過節(jié)必須一聚!
彼此不必講究禮物貴重,憑心就行。
無論你們之間有任何的矛盾,都要及時溝通化解。
你們一定要謹記,永遠不要在外人面前詆毀親情。
親情的存在,就是你們背后的盾牌!就是你們,眼不能及之處的,保護力!在關(guān)鍵的時候,是能讓你們彼此受益的。
越是家庭貧窮,你們越要互敬互愛,彼此尊重!”
只可惜,一娘養(yǎng)九子,九子性格各不相同。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們,團結(jié)一致,可性格即命運,性格,也造就不同的人心……
團圓飯的第一站自然是老大林步瀟家。
吳仁欣掐好時間卡好點,迅速藏起家里那些成色優(yōu)等的食品。
然后拿出沒有品相的殘瓜爛葉,在灶房里面一通操作猛如虎……
一行人開心地來到,悉數(shù)誠意滿滿的將禮品遞上。
吳仁欣一邊淺笑假意的推脫著,一邊暗中示意林步瀟。
一旁的林步瀟感應超強,馬上接過禮品的他,迅速就全部放進了里間的小屋。
林媽和林家二姑走進灶房熱心助力:“大嫂,我們來幫忙做菜?!?/p>
吳仁欣聞言,趕忙拒絕:“不用不用不用,今天你們是貴客,理應我來做給你們吃。呵呵呵!你們快去外面聊聊,大家很久沒見了一定有很多話想說!灶房里有我一個人就行了,菜稍后就好!”
吳仁欣把想幫忙的兩人,強制推到堂屋。然后就轉(zhuǎn)身一個人返回灶房。
沒有想到一向為人處事只露屁股的吳仁欣,今天卻出乎意料的露了個臉!太陽打西邊升起?
難得相聚,大家互問各家近況。
聊興正起,忽聽得吳仁欣在灶房里面高聲喊道:“吃飯啦吃飯啦!”
大家開心地迅速起身:“好好好,我們來盛菜盛飯!”
一行人熱熱鬧鬧地走進灶房,菜已盛好裝盤。而菜品也與往年神似……
一盤九分辣椒一分肉的辣椒炒肉,
一碗蛋花稀疏的蛋花湯,
一碗看不到肉的土豆粉蒸肉,
一條炸得沾鍋掉皮的“看魚”,
一碗紅燒草魚塊,
外加三盤當季的蔬菜。
由吳仁欣親手掌勺的這“異常豐盛的八大碗”,依舊如往年一樣,每個碗的外圍,巴滿湯漬菜漬,好像一年都不曾洗過的樣子。讓人不忍直視,無法下咽……吃與不吃之間,決策著實為難。
吳仁欣家的團圓飯,年年如此這般,總會剩下很多很多……
吃不完啊!根本就吃不完……
林奶雖因家庭貧困對自己的生活總是異常的節(jié)儉,但是她在該有的人情往來上,卻一直都是愛好愛勝,周到周全。力求外人面前不留話柄,親情之間吃虧是福。
面對林步瀟家這種奇葩的待客之道,林奶除了一笑而過,也是無可奈何。
林奶為人處世仁禮智信,雖然家境貧困,但卻依然受人尊敬。
她把一生的時間和關(guān)愛都給了兒女,給了丈夫。
而留給她自己的卻只有一生的操心和勞累。
夏日的午間,林小芳趴在林奶的腿上,享受著林奶難得的休息時間。
見林奶的心情不錯,林小芳仰起頭來調(diào)皮地詢問:“奶奶,你愛爺爺嗎?你想念爺爺嗎?”
這樣的問題,瞬間就讓林奶眉頭緊鎖無限感傷。
她緊鎖的眉頭,似乎在回憶一些痛苦的經(jīng)歷。
但最后林奶卻什么話都沒有說,只默默的起身向里屋走去。
林爺很早就離世了,留下五個子女,都是林奶一個人辛辛苦苦地,將他們養(yǎng)大成人。
試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林奶要吃下多少的苦頭,才能保證五個子女不餓肚子,順順利利地長大成人……
命比黃連苦的林奶,該用怎樣的心情談想念呢?
不得不承認,小孩子的疑惑,總是又天真又可愛……
也許林奶是不想讓林小芳失望吧?也許是壓抑太久,她也希望有個傾訴的對象吧?
不一會兒,林奶還是從里屋走向門外,還是忍不住坐在了林小芳的身旁。
她將林小芳嫩滑的雙手,輕輕地握在自己粗糙而溫暖的手掌之中,慢慢地說道:
"過去的苦楚還提它干嘛呢?
我們女人的命是菜籽命啊,女人的婚姻在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命運。
我們那個年代的女子,出嫁之前命運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出嫁之后,命運掌握在丈夫的手中”。
林奶似乎自言自語,又似乎在表達著對林小芳這個時代女孩子的羨慕:“你們這個時代的女孩子好啊,可以自己選擇對象。
不像奶奶那個時代,女人的婚姻都是大人包辦的。
有的女孩甚至連男方的面都沒有見過,大人就把她許配給了男方”。
林奶愁緒萬千地回憶著她們那個年代,女性的悲哀:
“碰到好一點的父母,還會認真地給女兒把把關(guān)。
碰到混蛋一點的家長,甭管對方是身體健康,還是體弱多病的,甚至是強盜懶漢。
只要別人回饋給家里的條件合適,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女兒嫁過去。
好像女兒壓根就不是人,
而是給家里改善現(xiàn)狀的物件而已?!?/p>
林奶越說越傷感,眼中不免淚光閃閃……
她佯裝調(diào)整坐姿,別過臉去,趁機悄悄地擦了擦眼里快要墜落的淚珠……
“小芳啊,你將來出嫁,一定要找一個彼此合適的人,要找一個內(nèi)心善良知冷知熱,勤奮努力有責任心的人,好好的過好自己的日子!”林奶把目光移向林小芳,一邊將她垂下的劉海,往額頭后面捋捋,一邊愛憐地叮囑著。
雖然林小芳年齡尚小,但此時此刻,她卻似乎讀懂了林奶的心酸,也似乎讀懂了林奶對她的慈愛與期盼……
她原本稚氣的眼神里,也因此而傳遞出一種異常成熟的,對林奶內(nèi)心苦楚的,理解之情……
她默默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摸著林奶溝壑縱橫的臉龐,不禁淚眼朦朧……
她用滿是期待的眼神,希望林奶能夠說出,更多關(guān)于過去的生活經(jīng)歷,希望林奶在不斷訴說的過程中,渲泄掉內(nèi)心里,這么多年壓抑的委屈和苦楚……
然而,林奶只是輕輕的,撫摸著林小芳柔柔的小手,終究還是沒有繼續(xù)說出,她更多艱難的過往與辛酸……而是選擇了點到為止,止步于此的沉默。
也許是因為林奶不想讓林小芳聽到,她更多苦難的過去,
也許是因為林奶這一輩子,在這場婚姻里受傷太多,她再也不愿意去觸碰,曾經(jīng)讓自己痛到無法愈合的傷口,而選擇了沉默吧?!
很多時候,因為每個人對痛苦的承受力各不相同,
因為每個人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心理上所產(chǎn)生的反應,各不相同。
所以人們對于不堪回首的往事,也會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
有的人在一次次的訴說后,會一次次的釋然。所以她們愿意不停的訴說,因為這種訴說,會讓她們更快的,走出壓抑的過往。
而有的人在一次次的提起后,會感覺到一次次的被再度傷害。所以她們寧可塵封,也不愿意回顧過往。
在這種心境下,她們對于那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或者事物,會自動開啟一種自我的保護意識。
她們會和讓自己不開心的那些人或事,
用保持距離,
慢慢疏遠,
永不提及的方式,
將自己與那些痛與苦,
遠遠的隔離……
第八章————奶奶昏迷
林奶是一個很剛強的女人。她所經(jīng)受的苦楚,都在她辛勤的勞作里,蛻變成認真生活的智慧,以及對子子孫孫的愛與關(guān)懷……
在林小芳的印象中,林奶似乎總在不停的忙碌著。
每個白天,她好像除了吃飯的時候會稍微空閑一下。剩余的時間,則不是在撿柴火,就是在種菜,養(yǎng)豬,種糧食。
在這個物資特別匱乏的時代里,林奶好像一刻也不敢停歇,她好像總是在擔心自己一旦閑下來,一大家子人就有可能餓肚子。
門前的曬場旁,林奶一邊把自己撿回的谷粒麥粒分散晾曬,一邊還不忘悉心引導:“小芳,你看,這么多糧食如果不撿回,就都浪費掉了,多可惜?。?/p>
雖然我們今天吃飽了,但不代表明天就不會挨餓。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糧食,積攢糧食,不能浪費糧食。
我們要學會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只有想得更遠,計劃得更遠,我們才能夠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有能力和底氣戰(zhàn)勝困難,挺過難關(guān)!”
林奶的生活智慧,如滴滴甘露,時刻滋養(yǎng)著林小芳。她眼神清澈地望向林奶,似懂非懂地,用力點了點頭。
立秋時節(jié),初秋雖然不像夏天那樣的酷熱難耐,但依然還是非常悶熱?!扒锢匣ⅰ钡拿暱刹皇菓蜓?,絕對的“虎虎生威”!
這天,一向早起忙碌的林奶,忽然沒有早起。
到了飯點的時間,林媽將做好的飯菜各自盛好,放在桌上。
可眼看著飯菜都快放涼了,林奶卻依然沒有起床吃飯。
林媽尋思,林奶應該是累了,想多休息一會。于是她將給林奶盛好的飯菜,遞給林小芳:
“小芳,你奶奶肯定是昨天挖地種菜太累了,所以到現(xiàn)在還沒有起床吃飯。你趕緊把飯菜端進房間,讓奶奶趁熱吃完,然后再好好休息休息,免得餓著對胃不好”。
“哦哦哦,我馬上端給奶奶吃!”林小芳接過飯菜,就迅速往林奶的房間里走去。
此時的林奶正瞇著雙眼,臉色紅紅的,眉頭也緊緊的皺著,呼吸急促不穩(wěn),特別的難受!
她感覺自己渾身像火烤般滾燙,喉嚨陣陣刺痛!而異常難受的林奶,卻刻意憋著想要宣泄的痛苦……生怕會驚擾到子孫們平靜的心情……
“奶奶,你是不是生病了啊?”見林奶的表情和平時大不一樣,林小芳趕緊將飯菜放在床邊,連忙俯下身去,關(guān)心地詢問。
林奶緩緩睜開眼睛:“奶奶沒事,你不要擔心,奶奶就是累了,睡一覺就好了?!?/p>
林奶有氣無力的回答聲,把林小芳嚇了一跳。
她望著林奶病殃殃的神態(tài),心里甚是慌張。于是迅速起身,跑向林媽:“媽媽媽,奶奶好像生病了,奶奶好難受的樣子!”
“???怎么會這樣呢?昨天還好好的呀?”林媽聞言趕忙放下吃飯的碗筷,
林媽來到床前,她用手輕輕地觸摸林奶的額頭,不覺大驚:“呀!燒得這么燙!
小芳,你趕緊倒杯常溫的水給奶奶喝下,
然后拿一塊毛巾用冷水打濕擰干,敷在奶奶的額頭上!”
林小芳極速向灶房跑去:“好好好好好好!”
她剛跑一會,卻忽然又折返回來:“媽媽,為什么奶奶發(fā)燒了,還要敷冷毛巾呢?”
她對林媽的吩咐產(chǎn)生了一絲質(zhì)疑,以為是自己聽錯了,所以趕忙再次向林媽求證。
林媽說:“這個是物理降溫法,可以暫時緩解一下奶奶高熱的難受。你先幫奶奶敷敷,媽媽馬上去請醫(yī)生的!”
林小芳立即照辦!
不一會兒,林媽就帶著醫(yī)生匆忙回家!
醫(yī)生幫林奶仔細檢查了病情,但最后,卻也只是給了一些藥丸,說是讓林奶吃吃看看。
因為農(nóng)村的醫(yī)療條件極其有限,所以每個村里只有一名,赤腳醫(yī)生。
之所以叫醫(yī)生為赤腳醫(yī)生,是因為這些農(nóng)村的醫(yī)生們,他們幾乎都沒有固定的編制。
農(nóng)村所有的醫(yī)生,都是一邊挽起褲腿,赤腳務農(nóng)掙著工分努力養(yǎng)家。一邊又行醫(yī)送藥,虔誠地治病救人。
他們是農(nóng)村行醫(yī)治病救人的,主力軍。
不論哪個家里有了病人,只要他們聽到赤腳醫(yī)生來了,這個家里所有人的精神,就會為之一振。
每當他們看到赤腳醫(yī)生時,就像看到了華佗再現(xiàn)。赤腳醫(yī)生的到來,讓病人的家屬迅速就對病人的好轉(zhuǎn),充滿著希望。
這些勤勞的赤腳醫(yī)生們,他們有的靠著雙腳行走治病救人,有的騎著自行車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只要聽到有病人求助,赤腳醫(yī)生們就會急馳如飛,生怕延誤了病人的病情。
哪怕他們正在家里吃飯,他們也會快速放下碗筷馬上起身,隨著接醫(yī)的家屬立即同往。
他們的肩上總是背著一個,印著紅色“十”字的藥箱,哪里有病人他們就將藥箱,背到哪里。
有時候,他們看完病人的病情時遇到飯點,主家趕忙客氣地煎兩三個雞蛋,下兩把面條,想趁機犒勞犒勞他們,以示感謝。
可盡管此時赤腳醫(yī)生們已是饑腸轆轆,但他們還是堅定地連連擺手:“不用不用,你們趕緊把這些好吃的東西,留著給病人補補身體,讓他們早點好起來”??!
赤腳醫(yī)生們見慣了農(nóng)村各家各戶,生活的艱難。
他們知道,家家戶戶都不容易。病人家里的這點雞蛋面條,也不知道是攢了多久,都沒舍得吃掉:“我又怎么能夠奪人所愛呢?”
赤腳醫(yī)生在努力治病救人的善行中,面對困難家庭無錢醫(yī)治病人的慘狀時,他們也總是盡力地,將藥費不停的壓縮,壓縮,再壓縮……
但太多的時候,面對壓縮得不能再壓縮的藥費時,他們也是無能為力……
于是這些受人尊敬的赤腳醫(yī)生們,每當對自己在金錢上的無能為力,而深感慚愧時,就會趕緊將自己的善念,化作祈禱:
“但愿世間無人病,
寧可藥箱都生塵”!
一番情力藥力的診治之后,赤腳醫(yī)生趕忙細心地,吩咐好病人的注意事項,就背上藥箱對著病人的家屬揮揮手,馬上頭也不回地離開。
留下病人的家屬,感動地望著赤腳醫(yī)生遠去的背影,一個勁兒地說著:
“謝謝謝謝”!
“這個醫(yī)生可真的是個好人哪”!
像這樣醫(yī)德并存的赤腳醫(yī)生,在農(nóng)村很常見。他們真的是做到了,盡心盡力地去幫助每一個病人,解決著疾病和痛苦。
但是,因為醫(yī)療條件極其有限,所以很多的時候,面對年老體弱的病人,買點藥,其實也不過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在醫(yī)療條件極端局限的環(huán)境下,即使再有醫(yī)德的赤腳醫(yī)生們,他們在面對病重體弱的老人時,也是回天乏術(shù)。
因此每當面對老人的這種結(jié)局,醫(yī)德如山的赤腳醫(yī)生們,也只能遺憾而又無奈的囑咐病人的家屬:
“你們做子女的,這幾天就盡量弄點老人平時想吃又不舍得吃的東西,盡盡最后的孝心吧!”
雖然林奶吃了藥,但卻依然不見好轉(zhuǎn)。
于是林小芳和林媽日夜輪流著照顧……
但是林奶依然一直都沒有什么食欲。她只能偶爾進食少量的流食,后來甚至只能喂點清水。
林奶有氣無力的樣子,讓林小芳特別心疼。
但是她又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才能夠讓林奶恢復到之前,能量滿滿的狀態(tài)中去。
此時的林奶,再也不是健康狀態(tài)里,那種風風火火,讓林小芳仰視的形象了。
她軟軟的縮成一團,人顯得特別瘦小。臉上因為沒有血色很是蒼白。
她緊緊的閉著眼睛,嘴角微微抽搐著,似乎在忍受著,某種無形的痛苦……
有時,林奶也會睜開眼睛,用無力而渾濁的目光直視前方。
她的樣子像是在努力的想要辨認什么,確定什么……
但更多的時候,林奶只是靜靜的躺著。
她那弱弱的生命力,讓人感覺好像一不小心,她的生命就會被這個世界所遺棄………
林小芳守在林奶的床邊,
無助地,
默默地流著眼淚。
她輕輕地俯下身體,用極其柔和的聲音,詢問林奶:“奶奶,我去弄點雞蛋湯給你喝喝好不好啊?你平時不是最喜歡喝雞蛋湯嗎?”
林奶緩慢的睜開眼睛,她嘴巴微張,卻沒有發(fā)出任何的聲音。
隨后她只是緩緩地搖了搖頭,就再次瞇著眼睛。
三天之后,林奶在這種不能正常進食的情形下,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她的身體狀態(tài)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