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晚會和運動會開幕式的籌備,在“地下”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壓力并未因表面的“退出”而減輕,反而因需要更加隱蔽和迂回而倍增。幸運的是,我并非孤軍奮戰(zhàn)。
語文組組長何琴老師,這位蘇巧的閨蜜,從溫語書記那里得知了我仍在幕后“掌舵”的實情。她沒有驚訝,反而流露出一種“果然如此”的了然和欣賞。在審查文學社為元旦晚會準備的節(jié)目定稿(一首原創(chuàng)集體詩朗誦《破曉的黎明》,融合了青春奮斗與家國情懷)時,她主動找到了我。
“小元,這個本子立意很好,但高潮部分的情緒遞進還可以再打磨一下,領誦和合誦的聲部切換要更有沖擊力。”何老師指著文稿,眼神睿智而溫和,“別擔心校方那邊,溫書記和我心里有數。方案執(zhí)行有困難,直接跟我說,我?guī)湍銋f(xié)調語文組的資源。” 她的支持像一道堅實的后盾,讓我緊繃的神經稍得喘息。
廣播站站長小紅,這個與我合作過朗誦比賽的“老搭檔”,在得知我的“隱形”狀態(tài)后,爽快地拍板:“小元,開幕式文學社那個情景朗誦《奔跑吧,少年!》的旁白,交給我!晚會主持人的串場詞打磨和現(xiàn)場把控,我也包了!你就專心把控全局,臺前這些‘門面’,我替你撐起來!” 她的仗義和可靠,分擔了最需要拋頭露面的壓力。
更關鍵的是紀律管理這塊硬骨頭。我是年級學生會的主席,然后我直接召集了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的學生會負責人和紀律部部長,開了一個簡短的“秘密”會議。
“元旦晚會和開幕式,是全校的大事,更是展示我們學生會組織能力的機會。” 我攤開詳細的場地分區(qū)圖和人員流動預案,語氣沉穩(wěn),“安保、引導、緊急疏散、各區(qū)域紀律維護,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按年級和功能區(qū)劃分責任區(qū),各年級學生會自治為主,總協(xié)調由高三學生會的陳駿負責,向我(大家心照不宣)最終匯報。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李主席!”
“保證完成任務!”
“高一這邊交給我!”
看到各年級負責人眼中燃起的責任感和躍躍欲試的斗志,我知道,最耗費精力的現(xiàn)場管理這塊巨石,也被眾人合力分擔了。我得以將更多精力聚焦在核心創(chuàng)意、流程銜接和與溫書記、何老師的“高層”對接上。
一次午休后的教師辦公樓走廊。蘇巧老師抱著教案從生物組出來,恰好遇見何琴老師從語文組那邊走來,兩人手里都拿著保溫杯,準備去茶水間。
“小琴,去接水?”蘇巧老師勉強擠出一個笑容,打招呼。她眉宇間的沉郁依舊揮之不去,眼下的淡淡青黑顯示著持續(xù)的失眠。
“是啊,泡杯茶提提神?!焙吻倮蠋熜χ貞?,習慣性地拿出手機,似乎想確認一下時間。就在她點亮屏幕的瞬間,一條新消息的預覽內容清晰地跳了出來——
【李元】:何老師,開幕式《奔跑吧,少年!》的配樂剪輯小樣發(fā)您郵箱了,背景視頻也同步更新了V2版,加了幾組運動會的實拍鏡頭,您看看融合度?另外,晚會《破曉》的領誦人選,小紅推薦了廣播站新秀吳桐,試音片段我稍后發(fā)您?
這條信息,如同燒紅的烙鐵,猝不及防地燙進了蘇巧老師的視線里!
她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瞳孔猛地收縮!血液似乎一下子沖上了頭頂,又在下一秒凍結成冰!她死死地盯著何琴的手機屏幕,那熟悉的聯(lián)系人名字和內容,像針一樣扎進她的眼睛!
她還在負責!
她根本沒有退出!
她還在和何琴討論開幕式的配樂、背景視頻、晚會領誦的人選!
溫書記、何琴……所有人都在幫著李元瞞著她!所有人都在縱容她“陽奉陰違”!
一股被徹底欺騙、被聯(lián)合蒙蔽的滔天怒火,混合著之前積壓的所有震驚、愧疚、無力感,如同壓抑已久的火山,在這一刻轟然爆發(fā)!
“何琴!”蘇巧老師的聲音陡然拔高,尖利得破了音,在安靜的走廊里顯得格外刺耳。她一把抓住何琴的手臂,力氣大得嚇人,眼神燃燒著駭人的怒火,死死盯著何琴錯愕的臉,“你們……你們竟然還在讓她弄這些?!她月考成績掉成什么樣子了你們沒看見嗎?!校領導明明說了讓她退出!為什么?!為什么你們還要縱容她?!你們這是要害死她嗎?!”
她的聲音因為極致的憤怒而顫抖,引來了走廊里其他老師驚詫的目光。
何琴老師被她突如其來的爆發(fā)和抓握驚得愣住了,手機差點掉在地上。她看著蘇晴眼中那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憤怒和痛苦,瞬間明白了——她看到了那條信息。
何琴迅速冷靜下來,反手握住蘇晴激動得微微顫抖的手,用力將她拉向旁邊無人的小會議室,關上了門,隔絕了外面的視線。
“蘇巧!你冷靜點!”何琴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
“冷靜?我怎么冷靜?!”蘇巧猛地甩開何琴的手,胸脯劇烈起伏,眼圈瞬間紅了,“她故意考差!她拒絕溝通!她把自己封閉起來!現(xiàn)在你們還把她往火坑里推!讓她去負責兩個那么大的活動!她的成績怎么辦?她的前途怎么辦?!你們到底在想什么?!”
“我們想的是現(xiàn)實!”何琴的聲音也提高了,但更沉穩(wěn),她直視著蘇巧燃燒著痛苦火焰的眼睛,“蘇巧,我知道你關心李元,是為她好!但你想過沒有?朗誦比賽的成功,讓學??吹搅怂哪芰Γ沧岊I導看到了通過這種大型活動提升學校形象和知名度的機會!這次元旦晚會,電視臺會來錄播!運動會開幕式更是全區(qū)展示的窗口!這種時候,你讓溫書記臨時換帥?找一個不了解全程方案、沒有李元那種統(tǒng)籌能力和創(chuàng)意的人來接手?風險有多大?搞砸了,丟的是整個學校的臉!”
何琴頓了頓,語氣放緩,帶上了一絲深意:“而且,蘇巧,你忘了嗎?去年你帶高三那屆,壓力最大的時候,是誰策劃組織了那場讓所有師生都贊不絕口、大大緩解了備考壓力的年級趣味運動會?就是李元!她的策劃、她的組織、她的臨場應變,那次活動辦得多成功?你當時不也夸他,說她是塊難得的料子,心思縝密,舉重若輕嗎?你不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注起這個學生嗎?”
蘇巧的身體猛地一震。去年那場在緊張復習間隙成功舉辦的、充滿歡聲笑語的趣味運動會畫面瞬間涌入腦海。那個在幕后運籌帷幄、讓一切井然有序的身影……正是李元。她當時的贊賞和欣慰,言猶在耳。
“學校把這么重的擔子交給她,不是兒戲,是經過考量的!”何琴趁熱打鐵,語氣懇切,“是相信她的能力!相信她能像上次一樣,在壓力下依然交出漂亮的答卷!至于成績……蘇巧,我們做老師的,不能只盯著分數看。她的物理數學不是依然頂尖嗎?這說明她的學習能力和根基沒有垮!這次月考的波動,或許……有她自己的原因,或許是被壓力暫時壓彎了腰,但不代表她就此沉淪了!我們要給她空間,也要相信她能找到平衡點!”
何琴看著蘇巧眼中翻騰的激烈情緒漸漸被震驚、回憶和一絲動搖所取代,聲音放得更柔:“我知道你擔心她,怕她累垮,怕他耽誤學習。但強行把她拽出來,剝奪她為之付出心血、并且證明過她能做好的事情,真的是對她好嗎?那場運動會,你看到了,她做得很好。這一次,電視臺要來,學校需要她,我們也需要相信她一次。給她一個機會,也給我們自己一個機會,看看這個在風暴中心的孩子,到底能爆發(fā)出多大的能量,好嗎?”
小會議室里陷入一片寂靜。蘇巧老師靠在門板上,身體微微顫抖,臉上交織著激烈的掙扎、被觸動的回憶以及對何琴所述“現(xiàn)實”的無力反駁。何琴的話,像重錘敲在她堅信不移的“學業(yè)至上”理念上,也像一只手,試圖將她從憤怒和絕望的泥沼中拉出來。
她想起去年趣味運動會上孩子們發(fā)自內心的笑容,想起李元當時沉穩(wěn)高效的指揮。
她想起電視臺的鏡頭,想起學校的聲譽。
她更想起李元那雙平靜說出“我是故意的”時,眼底深處那片荒蕪的冰原。
相信她一次?
她還能相信嗎?
她還有資格……去相信嗎?
最終,所有的憤怒、質問、不甘,都化作一聲長長的、帶著無盡疲憊和茫然的嘆息。她沒有再看何琴,也沒有再說話,只是緩緩地、極其沉重地拉開了會議室的門,走了出去。背影挺直,卻仿佛承載著千鈞重擔。
何琴老師那番關于“現(xiàn)實”與“信任”的勸說,像一劑強效的鎮(zhèn)靜劑,暫時壓下了蘇巧老師那噴薄欲出的怒火,卻并未真正熄滅她心底的擔憂和不認同。辦公室里,走廊上,她依舊會與何琴、溫書記等人正常交流,甚至偶爾還會因為生物組和語文組交叉的教研活動而碰面。但關于元旦晚會和運動會開幕式,關于那個名字,她絕口不提。她刻意地避開所有可能聽到相關消息的場合,眼神掃過宣傳欄里關于晚會的預熱海報時,也像掠過一片無關緊要的落葉。她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徹底的局外人,仿佛那場即將到來的盛會,以及那個仍在幕后攪動風云的學生,都與她再無瓜葛。
然而,表面的平靜之下,是更深沉的暗流。她批改作業(yè)時偶爾的走神,望向窗外時眉宇間化不開的沉郁,以及生物課上對林飛那依舊未曾放松的、帶著審視余光的“關照”(雖然頻率降低了些),都無聲地訴說著她內心的波瀾并未平息。她努力裝作不知道,但那份被隱瞞、被“背叛”的感覺,以及對學生前途的深切憂慮,如同細密的砂礫,日夜磨損著她的神經。
時間在緊張忙碌中飛逝。元旦晚會和春季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越來越近,空氣里都彌漫著一種倒計時的硝煙味。我的“地下”工作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在最終的方案敲定會上(由溫書記主持,何老師、我和幾位核心骨干“秘密”參加),我提出了一個關鍵要求:高三年級必須出一個節(jié)目!
“高三學業(yè)壓力是最大的,”溫書記有些猶豫,“排練時間從哪里擠?學生和老師會不會抵觸?”
“正因為壓力最大,才更需要一個釋放的出口!”我據理力爭,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持,“元旦晚會和運動會開幕式,是他們高中生涯最后一次大型集體活動了!這是告別前最后的狂歡,是壓抑海洋里短暫透氣的島嶼!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節(jié)目,不是負擔,是禮物,是給這段苦旅增添的一抹不可替代的色彩!”
我的理由最終打動了溫書記和何老師。方案獲得校領導批準。高三的節(jié)目由各班推選代表,組成一個聯(lián)合朗誦隊,演繹一首由文學社骨干創(chuàng)作的、充滿青春豪情與離別寄語的組詩《星辰大海,征途有我》。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節(jié)目單最終確定,場地布置方案細化到每一處燈光和裝飾,各年級學生會的紀律分工圖精確到每一個通道口,電視臺的對接流程也反復確認。何琴老師更是發(fā)揮了她強大的號召力,提出教師也按年級出節(jié)目,豐富晚會內容。她憑借多年積攢的人脈和威望,迅速得到了各年級老師的積極響應,教師節(jié)目單也很快出爐,成為晚會的一大亮點。
然而,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來了。
開幕式的核心節(jié)目——大型情景朗誦《奔跑吧,少年!》,需要一位貫穿始終、情感飽滿、能壓住場的核心旁白。廣播站站長小紅負責了晚會的所有主持,分身乏術。何琴老師和溫書記,以及節(jié)目組的核心成員,在反復斟酌后,目光一致地投向了我。
“小元,這個旁白,非你莫屬?!焙吻倮蠋熣Z氣篤定,“整個腳本的立意、情感基調,你最清楚。而且,”她看著我下意識想要拒絕的表情,加重了語氣,“你不能再躲在幕后了。這是文學社的高光時刻,你是社長,是靈魂!你需要站在光里,代表社團發(fā)出聲音!這也是對所有信任你、支持你的人的一個交代!”
“可是何老師,我……” 我本能地抗拒。站在聚光燈下,成為焦點,接受無數目光的審視……這與我刻意維持的“平淡”和“隱身”背道而馳,更會將他推回那個“眾目睽睽”的位置,那是他拼命想逃離的。
“沒有可是!”何琴老師打斷我,眼神帶著溫和卻不容拒絕的力量,“想想你為這個活動付出的心血,想想那些跟你一起熬夜的社員,想想《星辰大海》里高三學子們的期待!這個聲音,需要由你來引領!相信自己,也相信我們大家的眼光!”
溫書記也投來鼓勵和期待的目光。
最終,在眾人殷切的注視下,在內心激烈的掙扎后,我艱難地點了頭。為了社團,為了這場傾注了無數心血的盛會,也為了……那些無法推卸的責任和期待,我妥協(xié)了。
于是,我的生活節(jié)奏被徹底打亂。白天是高三的課業(yè)和學生會、默寫的常規(guī)事務,晚上和周末,則化身“地下工作者”,輾轉于學校各個偏僻的角落進行彩排——廢棄的舞蹈教室、夜深人靜的禮堂后臺、甚至學校后山僻靜的小亭子,都成了我們秘密排練的據點。
《奔跑吧,少年!》的排練強度極大。不僅要精準把握大段旁白的情緒起伏和節(jié)奏,還要與情景表演的同學、背景音樂、視頻畫面進行無縫配合。作為貫穿始終的靈魂,我的狀態(tài)直接影響整個節(jié)目的氣場。何琴老師親自擔任藝術指導,要求極其嚴苛。
“李元,這里!‘當槍聲劃破黎明的寂靜’這一句,要爆發(fā)!但不是嘶吼!是積蓄力量后噴薄而出的決心!再來!”
“和運動員沖刺的畫面同步!語速加快,音調上揚,要有帶動心跳的緊迫感!”
“結尾,‘奔跑吧,少年!未來屬于永不停歇的腳步!’ 收??!堅定!余韻要長!眼神要看向遠方!”
我站在臨時充當舞臺的空地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汗水浸濕了額發(fā),喉嚨因為過度使用而有些沙啞。聚光燈的灼熱感仿佛已經提前降臨,臺下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似乎就在眼前,帶來一陣陣心悸和想要逃離的沖動。但看著周圍同樣揮汗如雨、眼神專注的社員們,看著何琴老師疲憊卻充滿期待的臉,我只能一次次壓下心中的不適,強迫自己進入狀態(tài)。
在一次高強度的合練后,我疲憊地靠在冰涼的墻壁上休息。林飛不知從哪里鉆了出來,遞給我一瓶水和一包巧克力:“喏,補充點能量!元啊,你這幾天神出鬼沒的,臉色都差了好多?!?他壓低聲音,帶著點興奮和神秘,“不過我剛才在門外偷聽了一下,牛?。∧锹曇?,那氣勢!開幕式那天肯定炸翻全場!”
我接過水和巧克力,扯了扯嘴角,沒說話。身體的疲憊尚可承受,但那種即將被置于萬眾矚目之下的恐慌感,卻像冰冷的藤蔓,越纏越緊。
就在開幕式最后一次帶妝聯(lián)排的前夕,沖突還是不可避免地爆發(fā)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冒險在晚自習后,等大部分學生和老師都離校后,在禮堂進行最后的整體聯(lián)排。燈光、音響、大屏、演員、旁白……全部到位。
我站在舞臺側翼的陰影里,看著舞臺上情景演員們定格的身影,深吸一口氣,準備邁入那道象征“曝光”的追光燈束。
就在這時,禮堂側門被猛地推開!
蘇巧老師的身影出現(xiàn)在門口。她顯然是回來取落在辦公室的東西,被禮堂的燈光和動靜吸引了過來。她站在門口昏暗的光線里,一眼就看到了舞臺側翼那個熟悉的身影——穿著演出服,拿著話筒,正準備走向臺前。
她臉上那刻意維持的平靜面具瞬間碎裂!震驚、憤怒、被愚弄的恥辱感,如同火山熔巖般噴涌而出!
“李元!” 她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尖利,穿透了排練現(xiàn)場的嘈雜,“你在這里干什么?!”
整個禮堂瞬間安靜下來。燈光師忘了調燈,音響師忘了關麥,臺上定格的演員們也愕然回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門口的蘇晴老師和舞臺側翼僵住的我身上。
何琴老師立刻從控制臺那邊快步走來:“蘇巧,你聽我說……”
“何琴!你還要替他瞞到什么時候?!”蘇巧老師根本不給何琴說話的機會,她幾步沖到我面前,目光像燃燒的冰錐,死死釘在我身上,“彩排?!你居然還在彩排?!你忘了你月考的成績了嗎?!你忘了校領導的決定了嗎?!你忘了你是個高三學生了嗎?!你現(xiàn)在應該做的是刷題!是復習!而不是在這里玩什么舞臺表演!”
她的聲音因為極致的憤怒和失望而顫抖,每一個字都像鞭子抽打下來:“李元!你到底有沒有把自己的前途當回事?!還是你覺得,靠這些小聰明,靠這些嘩眾取寵的東西,就能掩蓋你學業(yè)上的失敗?!就能讓你逃避高考?!”
“眾目睽睽”……“嘩眾取寵”……“逃避”……
這些尖銳的字眼,像一把把鋒利的刀,精準地刺向我心底最脆弱、最想隱藏的部分。長久以來積壓的壓力、疲憊、被誤解的委屈、以及對即將暴露于聚光燈下的恐懼,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
我猛地抬起頭,迎上她燃燒著怒火的視線。眼神里不再是平時的平靜或閃躲,而是爆發(fā)出一種同樣激烈的、被逼到絕境的憤怒和倔強!
“蘇老師!”我的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帶著一種壓抑到極致的爆發(fā)力,透過何琴老師忘記關閉的麥克風,清晰地回蕩在寂靜的禮堂上空,“您只看到了月考的分數!您只看到了我站在這里!您看到我每天幾點睡幾點起了嗎?您看到我書包里塞滿的卷子了嗎?您看到我為了平衡這些破事付出了什么嗎?!”
我向前一步,幾乎要撞上她憤怒的目光,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fā)顫:
“是!我是還在負責!因為沒人能接手!因為我不想讓所有人的努力因為我一個人的‘退出’而付諸東流!因為這是高三最后一次了!因為我覺得它值得!值得我擠出所有時間去拼!”
我的手指無意識地指向舞臺上那些同樣驚愕、同樣在努力的身影:“您問問他們!問問他們想不想在畢業(yè)前留下這樣一個記憶?問問他們這算不算‘嘩眾取寵’?!”
我的目光最后死死地鎖住蘇巧老師震驚而蒼白的臉,一字一句,如同重錘:
“至于我的前途……不勞您費心!我自己的路,我自己走!哪怕摔倒了,那也是我自己的選擇!用不著您用摔碎別人東西的方式來‘提醒’我!”
“摔碎別人東西”……
這句話如同最鋒利的冰錐,瞬間刺穿了蘇晴老師所有的憤怒!她猛地想起那個被她親手摔得粉碎的貝殼瓶,想起一地狼藉的玻璃碎片和濕漉漉的細沙……那是她失控的證明,是她親手摧毀的、可能存在的和解橋梁。
她的身體劇烈地晃了一下,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得干干凈凈,只剩下駭人的慘白。眼中翻騰的怒火如同被潑了一盆冰水,瞬間熄滅,只剩下巨大的震驚、被當眾揭穿的狼狽,以及一種深入骨髓的、仿佛被徹底扒光了所有偽裝的羞恥和……劇痛。
她張了張嘴,似乎想反駁,想斥責我的無禮,但喉嚨里卻像被什么東西死死扼住,發(fā)不出任何聲音。她只是死死地盯著我,眼神里充滿了受傷、難以置信和一種世界崩塌般的茫然。
整個禮堂死寂得可怕。空氣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鉛塊,壓得人喘不過氣。
最終,蘇巧老師猛地轉過身,肩膀抑制不住地微微顫抖。她沒有再看任何人,也沒有說一個字,像一具失去了靈魂的軀殼,腳步踉蹌地、幾乎是落荒而逃地沖出了禮堂側門,消失在門外濃重的夜色里。
沉重的門在她身后緩緩合攏,發(fā)出沉悶的聲響,像一聲沉重的嘆息,也像一個巨大問號的句點。
禮堂里,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靜,和舞臺上、燈光下,無數雙寫滿震驚、茫然和擔憂的眼睛。我站在原地,胸口劇烈起伏,剛才那番激烈的言辭帶來的短暫宣泄感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疲憊和一種巨大的、無處安放的虛空。何琴老師走到我身邊,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復雜,最終化作一聲無言的嘆息。
聚光燈的光束依舊刺眼地打在舞臺中央,那里,本該響起《奔跑吧,少年!》那充滿力量的旁白開場。但此刻,那束光,卻像一道冰冷的審判,照亮了舞臺上下的狼藉與裂痕。開幕式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以一場師生間徹底撕裂的公開沖突,慘淡收場。
與蘇巧老師那場在禮堂的激烈對峙,像一道被強行撕開的傷口,鮮血淋漓地暴露在空氣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它竟也帶來了一種病態(tài)的“解脫”。既然偽裝已被徹底撕破,謊言也無處遁形,我索性不再遮掩。
第二天,我拿著最終敲定的節(jié)目單和流程表,直接走進了溫書記和年級主任的辦公室。沒有解釋,沒有請求諒解,只是平靜地將文件放在桌上:“溫書記,李主任,這是最終確認的元旦晚會和運動會開幕式全部流程及節(jié)目單,請過目。最后一次全員帶妝彩排安排在明天下午放學后,需要申請禮堂和操場的使用許可。”
溫書記和年級主任對視一眼,眼神復雜,有無奈,有擔憂,也有一絲如釋重負。溫書記最終點了點頭:“好,知道了。許可我批。小元……辛苦你了。” 那份“辛苦”,包含了太多未盡之言。
走出辦公室,陽光有些刺眼。我深吸一口氣,感覺背負已久的沉重枷鎖雖然還在,但至少,不再需要以扭曲的姿態(tài)去隱藏它了。我開始光明正大地出現(xiàn)在排練現(xiàn)場,協(xié)調各方,指揮調度。雖然蘇巧老師那冰冷的目光和當眾的斥責像無形的陰影籠罩著,但排練的效率反而提高了。少了躲藏和解釋的精力消耗,我得以將全部專注投入到確?;顒尤f無一失上。
最后一次全員彩排,在一種微妙的、混合著緊張和破釜沉舟的氣氛中進行。當輪到教師節(jié)目彩排時,我在后臺控制臺看著屏幕,竟意外地在高三年級教師組的合唱隊伍中,看到了蘇巧老師的身影。
她站在后排靠邊的位置,穿著統(tǒng)一的演出服,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眼神平靜地望著前方,仿佛只是完成一項必須的任務。沒有與旁邊的老師交流,也沒有看向控制臺的方向。她的出現(xiàn)讓我心頭一震,但很快被緊張的流程推進壓了下去。我拿起對講機,聲音平穩(wěn):“燈光準備,教師合唱《明天會更好》,暖黃色主光,追光給領唱何琴老師。音響注意人聲比例……開始!”
彩排按部就班地過完所有流程。蘇晴老師全程配合,唱歌時聲音不大不小,動作標準卻缺乏熱情,像一個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彩排結束,她也是第一個默默離開禮堂的老師,沒有看我一眼。
盛大的運動會開幕式如期而至。初冬微寒的清晨,陽光卻格外慷慨。全校師生齊聚操場,彩旗招展,人聲鼎沸,空氣中彌漫著節(jié)日的躁動和對競技的期待。
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國旗隊、校旗隊、各年級方陣依次入場,口號嘹亮,步伐鏗鏘。開幕式表演環(huán)節(jié)正式開始。
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由我擔任核心旁白的大型情景朗誦——《奔跑吧,少年!》
追光燈驟然亮起,精準地打在我的身上。那一刻,臺下數千雙眼睛聚焦而來的壓力,如同實質的海嘯,幾乎要將我吞沒。心臟在胸腔里狂跳,握著話筒的手心瞬間沁出冷汗。但當我開口,那經過無數次打磨、早已融入骨血的臺詞,帶著一種沉靜而磅礴的力量,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
“當晨曦撕破夜的幕布,露珠在草葉上折射第一縷光……”
我的聲音透過優(yōu)質的音響,清晰地傳遍操場的每一個角落。沒有刻意的激昂,沒有表演式的夸張,只有一種近乎敘述的沉靜,卻蘊含著穿透人心的力量。隨著我的講述,背景大屏上播放著精心剪輯的、反映學生日常拼搏與青春活力的畫面,情景演員們用肢體語言詮釋著奮斗、挫折、互助與超越。
我站在光柱中央,目光投向遠方,仿佛穿透了喧囂的人群,投向每一個正在為夢想奔跑的少年。那些曾讓我恐懼的注視,此刻仿佛化作了無形的能量場。我看到了臺下高三方陣里,林飛咧著嘴對我豎起的大拇指;看到了何琴老師欣慰的笑容;看到了溫書記贊許的點頭;也看到了……教師隊伍中,蘇巧老師那張在初冬陽光下顯得有些模糊的臉。
她站在那里,眼神復雜地望著臺上。震驚?那是肯定的。她從未見過這樣的林遠——不是在幕后運籌帷幄,不是在課堂上刻意平淡,不是在沖突中激烈爆發(fā),而是站在聚光燈下,沉靜、自信、光芒內斂卻又無比強大地引領著整個舞臺。她的聲音,她的氣場,她對整個節(jié)目的掌控力,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
一種強烈的矛盾感在她心中翻涌。她不得不承認,此刻臺上的李元,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才華和領袖氣質。這份光芒,是真實的,是耀眼的。她甚至能感受到周圍老師低聲的贊嘆:“這旁白是誰?聲音真好!”“文學社社長?高三的?厲害??!”“臺風太穩(wěn)了!”
然而,這份震撼和隱約的認可,卻與月考那刺眼的成績單、與辦公室里那句冰冷的“我是故意的”、與禮堂沖突時他激烈的控訴,形成了巨大的撕裂!她無法理解!擁有如此光芒和能力的人,為什么要故意隱藏?為什么要用“墮落”來對抗?為什么要將自己置于學業(yè)與責任的夾縫之中,直至撕裂?這份耀眼的光芒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痛苦和掙扎?
《奔跑吧,少年!》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結束。我走下舞臺,匯入后臺忙碌的人群,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瞬間隱沒了臺上的光芒。接下來的節(jié)目精彩紛呈:充滿民族風情的竹竿舞跳躍著青春的節(jié)奏;威武靈動的舞獅點燃了全場的熱情;最后,全體表演者用身體組成巨大的倒計時數字——“三、二、一、新年快樂!”的字樣在陽光下閃耀,將開幕式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歡呼聲、掌聲如同潮水般席卷整個操場。。電視臺的鏡頭記錄下了這震撼而充滿希望的一幕。開幕式的完美落幕,為接下來的運動會奠定了熱烈而充滿希望的開端。
下午,運動會各項賽事如火如荼地展開。跑道上是飛馳的身影,田賽場上是力量的爆發(fā),看臺上是此起彼伏的加油吶喊。文學社的社員們也沒閑著,在何琴老師的帶領下,在操場邊設立了臨時的“文藝加油站”。書法社員揮毫潑墨,為運動員書寫勵志標語;攝影社成員扛著相機捕捉精彩瞬間;還有社員組織的即興詩歌朗誦和音樂表演,為激烈的賽場增添了一抹文藝的亮色。整個校園沉浸在一種拼搏、活力與文藝交織的獨特氛圍中。
夜晚,重頭戲——元旦文藝晚會,在璀璨的燈光和全校師生的熱切期盼中拉開帷幕。廣播站站長小紅和搭檔的主持人臺風穩(wěn)健,妙語連珠。各年級精心準備的節(jié)目輪番登場:歌舞、小品、器樂演奏、魔術……禮堂里笑聲、掌聲、驚嘆聲此起彼伏。高三的聯(lián)合朗誦《星辰大海,征途有我》更是引發(fā)了強烈共鳴,許多高三學子眼中閃爍著淚光。
教師們的合唱、情景劇,展現(xiàn)出講臺下的風采,特別是高三教師組那首《明天會更好》,何琴老師的領唱深情而充滿力量,蘇巧老師站在后排,依舊平靜,只是當鏡頭偶爾掃過時,能看到她眼中似乎有極細微的波動。
晚會過半,終于輪到文學社的壓軸節(jié)目——原創(chuàng)詩朗誦《破曉的黎明》。
后臺,我能清晰地聽到前臺傳來的掌聲和主持人的報幕聲。不少第一次登臺的高一社員緊張得手心冒汗,臉色發(fā)白。
“深呼吸,看著我?!?我走到他們中間,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穩(wěn)定力量,“記住我們排練時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和聲。把你們對文字的熱愛,對未來的期許,大聲地喊出來!這不是表演,是宣告!宣告我們年輕的聲音!相信自己,就像相信‘博雅墨書’這個名字一樣!你們是最棒的!”
我的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而緊張的臉龐,帶著不容置疑的信任和鼓勵?;蛟S是社長的話語起了作用,或許是長久排練積累的默契,社員們眼中的慌亂漸漸被專注和一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取代。他們互相擊掌,低聲打氣。
帷幕拉開。
舞臺暗下,一束追光打下。
廣播站新秀吳桐清澈而充滿力量的開場朗誦,如同破曉的第一聲號角,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當黑夜的幕布沉重地低垂,
當彷徨的迷霧吞噬了方向,
聽!
那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號角——
它刺破沉寂,撕裂迷茫,
宣告著不屈的脊梁!”
隨著她的聲音,舞臺燈光次第亮起,文學社的社員們身著素雅的社服,以充滿張力的肢體語言和飽含情感的合誦,將一幅幅關于青春奮斗、困境突破、信念堅守的畫面鋪陳開來。背景大屏上配合著震撼的影像:從浩瀚宇宙的星辰誕生,到懸崖峭壁間頑強生長的幼苗;從歷史長河中先驅者點燃的火炬,到實驗室里徹夜不熄的燈光……
作為社長和貫穿后半段的領誦之一,我站在舞臺中央偏左的位置。當追光燈再次打在我身上,臺下是黑壓壓的、無數雙注視的眼睛。那種熟悉的、被置于聚光燈下審視的恐慌感瞬間攫住了我,胃部一陣翻攪。但我沒有退縮。我強迫自己將目光投向更高更遠的虛空,仿佛穿透了禮堂的穹頂,投向那個在詩行中被無數次呼喚的未來。聲音透過麥克風,清晰地、帶著一種沉淀后的力量響起:
“我們并非生而無畏,卻在跌倒時學會了飛翔!我們并非手握答案,卻在追問中點亮了火光!
以筆為矛,以夢為盾,在這名為青春的戰(zhàn)場——我們,就是破曉的黎明!”
我的聲音不再有禮堂對峙時的激烈,而是融入了一種沉靜的、卻更加穿透人心的力量。這力量感染了身邊的社員,最后的合誦部分,聲浪如同積蓄已久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整個禮堂:
“讓信念穿透長夜的籠罩!前進吧!無畏的少年!未來,必將在我們手中——光芒萬丈!”
最后一個字落下,音樂戛然而止。禮堂陷入一片短暫的、震撼人心的寂靜。隨即,掌聲如同驚雷般炸響!經久不息!歡呼聲、口哨聲匯成一片沸騰的海洋!舞臺燈光大亮,照亮了社員們激動得通紅的臉龐和眼中閃爍的淚光。成功了!
晚會最終在全體演員和觀眾合唱《難忘今宵》的溫暖旋律中圓滿落幕。帷幕緩緩合攏,但禮堂里的熱情久久不散。學生們三三兩兩走出禮堂,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暈,熱烈地討論著今晚的精彩節(jié)目,回味著那份屬于集體的感動和青春的熱血。而討論最多的,無疑是明天活動的重頭戲——校園美食節(jié)!空氣里仿佛已經提前飄蕩起各種誘人的食物香氣,為這持續(xù)兩天的狂歡盛宴畫上一個令人無比期待的省略號。
人群散去,后臺一片忙碌而喜悅的狼藉。社員們互相擁抱慶祝,何琴老師、溫書記臉上都帶著欣慰和自豪的笑容,過來拍著我的肩膀連聲說“太棒了!”。
我一邊指揮著社員們有序收拾道具、服裝,一邊下意識地用目光在漸漸空蕩的觀眾席和后臺入口處搜尋。沒有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她……沒有看完我們的節(jié)目嗎?還是像彩排時一樣,早早離開了?
心底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失落,但很快被巨大的疲憊和活動成功的喜悅沖淡。無論如何,我們做到了。
就在我低頭整理一堆凌亂的朗誦稿時,一個略顯遲疑的聲音在旁邊響起:“李元……”
我抬起頭,是詩婷婷。她手里拿著一個保溫袋,臉上帶著一種混合著興奮和神秘的表情,到我耳邊,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激動:“元!我剛才……看到蘇老師了!”我的心猛地一跳。
“她沒走!她一直坐在禮堂最后排最角落的位置!燈光太暗,我一直沒注意!”詩婷婷的眼睛亮晶晶的,“而且……而且我看得很清楚!當你們朗誦到高潮,特別是你領誦那段‘以筆為矛,以夢為盾’的時候……她……她哭了!蘇老師她……在擦眼淚!”
詩婷婷的話像一道電流,瞬間擊穿了我所有的疲憊和偽裝!蘇老師……在?她看完了全程?
她……哭了?
那個永遠冷靜、克制,甚至帶著冰冷怒火的蘇巧老師……哭了?因為我們的朗誦?因為……我的聲音?
巨大的震驚和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緒瞬間攫住了我。我站在原地,手里捏著那疊朗誦稿,久久無法回神。后臺的喧囂仿佛瞬間遠去,只剩下詩婷婷那句“她哭了”在耳邊轟鳴。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條新信息。發(fā)信人——蘇巧。
心臟在胸腔里狂跳起來,幾乎要撞出喉嚨。我深吸一口氣,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緊張,點開了那條信息。
屏幕上只有簡短的四個字:“演得很好?!?/p>
沒有稱呼,沒有署名,沒有任何多余的情緒符號。只有這最樸素的四個字。
像投入深潭的一顆小石子,在我心底那片因長久對抗而冰封的湖面上,激起了一圈細微卻無比清晰的漣漪。
我握著手機,指尖微微顫抖。目光再次投向觀眾席那片早已空無一人的、最黑暗的角落。那里,仿佛還殘留著她無聲的淚痕,和她最終選擇留下的一句最簡潔的肯定。
后臺的燈光有些刺眼。我抬起頭,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混雜著汗水、化妝品和淡淡灰塵的空氣。再睜開眼時,眼底的冰層似乎裂開了一道縫隙,透進了一絲微弱卻真實的光亮。
兩天的活動,開幕式和晚會,終于都順利完成了。身體是疲憊的,但心底卻涌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沉甸甸的滿足感和一絲微弱的、來自舞臺燈光的余溫。那曾讓我恐懼的“眾目睽睽”,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承受。至少,當光芒是為了照亮集體,為了傳遞信念時,它帶來的,不僅僅是審視。
運動會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校園里又飄蕩起誘人的香氣。元旦慶典的最后一天,是屬于味蕾的狂歡——校園美食節(jié)。操場被劃分成一個個班級攤位,彩旗和氣球裝點出節(jié)日的喜慶。鍋碗瓢盆的叮當聲、油鍋滋滋作響的歡唱、以及各種食材混合的濃郁香氣,交織成一首充滿煙火氣的交響曲。
每個班級都使出渾身解數,展示著學生們課堂之外的才華。煎炒烹炸,甜品烘焙,地方特色小吃……琳瑯滿目,香氣四溢。學生們穿梭其間,興奮地品嘗、投票,老師們也放下平日的嚴肅,饒有興致地當起了美食評委,臉上洋溢著輕松的笑容。
“墨痕”文學社的攤位別出心裁,大膽地將“文學”融入了美食。攤位設計成一本打開的巨型書籍造型,社員們穿著漢服或民國學生裝。提供的不是普通小吃,而是精心設計的“詩詞點心”:
“紅豆生南國” —— 晶瑩剔透的紅豆糯米糕,點綴著可食用金箔。
“粒粒皆辛苦” —— 用不同谷物制作的精致小飯團,拼成麥穗圖案。
“舉杯邀明月” —— 做成彎月形狀的椰奶凍,搭配桂花蜜。
“書中自有顏如玉” —— 用果蔬汁調色的花朵造型面點。
每份點心旁都附著一張精致的書簽,上面印著對應的詩句和出處。
這份獨特的創(chuàng)意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攤位前排起了長隊。不僅味道受到好評,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巧思贏得了眾多“最佳創(chuàng)意獎”的投票。副校長品嘗后贊不絕口,連稱這是“舌尖上的文化傳承”。
在文學社攤位熱火朝天的間隙,我悄悄溜回了臨時的社團“后廚”(借用了一間空教室)。我并非烹飪高手,但用心做了兩樣小點:一樣是寧城老家特有的、母親常做的松軟米糕,撒著香噴噴的芝麻;另一樣是嘗試復刻海城風味、加了椰絲的清補涼小甜品。我將它們仔細裝在一個素雅的竹編食盒里,沒有署名。
找到正在攤位前幫忙招呼的詩婷婷,我把食盒遞給她,低聲說:“幫我個忙,把這個……送給蘇老師。就說……是……美食節(jié)的嘗鮮,謝謝她之前的……關照?!?最后兩個字,我說得有些艱難。
詩婷婷接過食盒,大眼睛里閃過一絲了然和欣喜,用力點點頭:“包在我身上!李主席!”
我看著她拿著食盒擠過人群,走向正和幾位老師一起品嘗其他班級美食的蘇巧老師。我的心跳有些快,既期待又有些莫名的忐忑。我看到詩婷婷笑著跟蘇巧老師說了些什么,然后將食盒遞了過去。蘇巧老師明顯愣了一下,低頭看了看食盒,又抬眼朝我這邊望來。隔著熙攘的人群,我們的目光短暫地交匯了一瞬。她的眼神很復雜,有驚訝,有探究,似乎還有一絲……極淡的、難以捕捉的柔和?她沒有立刻打開,只是對詩婷點了點頭,說了句什么,然后將食盒小心地放在了自己隨身的包里。
那一刻,心頭那塊壓了許久的巨石,仿佛被挪開了一絲縫隙。這份無聲的點心,是我對那場激烈爆發(fā)的歉意,也是對我傾注心血的活動,渴望得到她哪怕一絲認可的最后嘗試。
為期三天的元旦慶典(運動會開幕式、元旦晚會、美食節(jié))圓滿落下帷幕。歡聲笑語漸漸沉淀,但慶典帶來的熱烈氛圍和精彩瞬間,依舊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被津津樂道。校方對這次活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其創(chuàng)意、規(guī)模、組織、影響力都遠超預期,充分展示了學校的活力與底蘊。本地電視臺的新聞報道,更是將那些充滿青春激情的畫面?zhèn)鞑ラ_來,為學校贏得了廣泛贊譽。
作為活動的核心策劃者和組織者,我無可避免地再次成為了焦點。走在校園里,認識或不認識的同學,總會投來敬佩的目光,或直接上前打招呼:
“李主席,開幕式太燃了!旁白帥炸!”
“元哥!文學社的點心絕了!真有文化!”
“這次活動太棒了!玩得超開心!辛苦了!”
老師們在走廊遇見,也會笑著點頭,拍拍我的肩膀:“干得漂亮,李元!”“辛苦了,組織得非常好!”
就連一向嚴肅的年級主任,也難得地露出了笑容:“這次,確實做得不錯?!?/p>
贊譽如同溫暖的潮水,將我重新推回了“閃閃發(fā)光”的位置。我又成了那顆“眾目睽睽的星”。面對這些贊揚和關注,我努力維持著得體的微笑,一一回應著“謝謝”、“應該的”。心底卻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絲事后的疏離感。
在眾多的贊揚聲中,我也捕捉到了一些關于蘇巧老師的只言片語。
“蘇老師好像挺喜歡文學社那個點心的,我看她嘗了還跟何老師夸來著……”
“蘇老師今天上課好像心情不錯?”
這些零碎的信息,像細小的光斑,投射在我與她之間那片冰封的湖面上,帶來一絲微弱的暖意?;蛟S,她也在那些精彩的瞬間里,在那些真誠的歡笑中,在收到那份無聲的點心后,心底的堅冰悄然融化了一角,終于艱難地、客觀地認可了這次活動本身的價值,以及我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能力。雖然我們之間,依舊隔著那道深深的裂痕,沉默無言。
然而,當慶典的喧囂徹底散去,當贊譽的浪潮逐漸退去,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疲憊感,如同潮水般洶涌襲來。身體是累的,連續(xù)的高強度工作和精神緊繃透支了所有精力。但更深的疲憊,來自心底。
這三年,從高一初入學生會的小心翼翼,到后來在一次次活動中嶄露頭角;從被誤解、被質疑、被推到風口浪尖,再到憑借能力和毅力重新贏得認可;從刻意隱藏光芒到最終被迫站上舞臺中央…… 我像一根被反復拉扯到極限的弦。學生會、文學社、團委、默寫負責人、大型活動總策劃…… 這些身份和光環(huán),曾是我證明自己的鎧甲,如今卻成了沉重的枷鎖。
我清晰地意識到,是時候了。
是時候卸下這些光環(huán),脫下這些鎧甲了。
高三的下半程,應該只屬于一個身份——一個純粹的、為未來奮力一搏的考生。
我需要空間,需要安靜,需要將所有的精力,收束回那張承載著個人未來的書桌。
于是,在元旦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我分別向學校領導、學生會、文學社指導老師(何琴)和團委(溫書記)遞交了一份措辭懇切但態(tài)度堅決的“退休報告”。
報告里,我回顧了擔任各項職務期間的經歷與收獲,表達了對學校和老師栽培的衷心感謝,對社團和伙伴們的不舍,但也明確陳述了高三下半程學業(yè)沖刺的緊迫性和個人精力分配的極限。我強調,并非撂挑子,而是為了更長遠的目標,主動選擇功成身退。同時,我也提出了解決方案: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已著意培養(yǎng)了一批能力突出的接班人,并附上了推薦的候選人名單。我承諾,在最終確定接班人并完成平穩(wěn)過渡前,會站好最后一班崗。
消息傳出,自然引起了波瀾。學校領導愛才,溫書記和何老師更是深知我的價值,起初都表達了挽留之意,希望我能“兼顧”。年級主任也擔心突然換帥影響穩(wěn)定。
但我態(tài)度異常堅決。在校長辦公室,我平靜而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校長,溫書記,何老師,李主任,我非常感謝您們的信任和器重。但正是這份責任,讓我更清楚自己現(xiàn)在最需要什么。這三年,我為學校、為社團、為同學,盡了我所能?,F(xiàn)在,請允許我,為自己全力以赴一次。我相信我培養(yǎng)的接班人,他們有能力接好班?!┭拍珪膶W社、學生會、團委,會繼續(xù)蓬勃發(fā)展。而我的‘退休’,是為了以更好的狀態(tài),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為學校爭取另一份榮譽?!?/p>
我的據理力爭,我的清晰規(guī)劃,以及那份不容置疑的疲憊與決心,最終說服了他們。校方同意,待候選人名單確認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批準我的“退休”。
元旦假期前的社團和學生會的最后一次工作會議上,我正式宣布了“退休”的決定。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隨即是強烈的震驚和不舍。
“社長!別?。 ?/p>
“元哥!沒有你我們怎么辦?”
“李主席,再帶帶我們吧……”
看著吳桐泛紅的眼眶,李強(高二學生會負責人)緊鎖的眉頭,還有那些朝夕相處的伙伴們失落的神情,我心中也涌起強烈的不舍。但我壓下情緒,語氣堅定而溫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拍珪蛯W生會,不是靠一個人撐起來的,是靠我們每一個人,李強的沉穩(wěn)可靠足以擔當大局,吳桐的聲音就是未來的金話筒!我相信你們,會比我在的時候做得更好!接下來,是你們的舞臺了!我會看著你們,帶著我們的社團、我們的學生會,飛得更高!”
我宣布了候選人報名和選拔流程,鼓勵大家踴躍參與。最終,會議在不舍卻也充滿期許的氛圍中結束。伙伴們雖然難過,但也理解了我的選擇,更被我對未來的信任所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