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二院就到三院了。
三院的沙家是整個四合院人口最多的人家,三個大人五個孩子,足足八口人。好在他們是坐地戶,住的房子是私產(chǎn),和奚家一樣有三間屋子,不用發(fā)愁住的地方。雖說房子夠住,但他們家是整個四合院里過得最差的人家之一,原因無他,男人不行,還拖后腿!
沙家的男人沙德清是個酒蒙子,曾經(jīng)也是機械廠的工人,在工作時間喝酒誤事給廠里造成了重大損失,還傷到了手不能工作。本來廠里是想開除他的,但他媳婦劉嬸子帶著五個孩子和老婆婆跪在了廠子門口苦苦哀求,以死相逼才算保住了這份工作。雖然沙德清不能再回去工作了,但廠里同意保留工作崗位,等沙家大兒子高中畢業(yè)了就能接班,這期間廠里每個月發(fā)10塊錢的基本生活費。
靠著這10塊錢,還有一家人打零工、糊火柴盒,日子總算熬下來了,沙家老大沙國繁今年高中畢業(yè),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準(zhǔn)備進廠的事情。
在三院里還有一戶姓朱的人家,女主人曹大媽比起何張氏不遑多讓,同樣是出了名的潑婦,只不過他家男人朱大爺還在,平時好歹會管一下。他家是兩個兒子,大兒子朱海洋高中畢業(yè)后家里花錢買了個工作,小兒子朱海濤運氣就沒那么好,年前的時候下鄉(xiāng)了。
趙大柱對面的人家是孫家,人員配置和奚家有點像,都是只有一個獨生女。但不同的是,奚棠雖然隨母姓,唐東明卻不是上門女婿,只是家里情況特殊。孫家的男人孫玉坤是實打?qū)嵉纳祥T女婿,他媳婦田鳳蓮是個戀愛腦,在父母都沒了之后,火速把女兒田新云改姓了孫。這也就算了,她還死心塌地養(yǎng)著男人,自己一天到晚上班,工資卻是孫玉坤去領(lǐng),家里的一切家務(wù)也都是母女兩人干的,孫云坤翹著二郎腿當(dāng)大爺。
院里的老住戶們提起他家直搖頭,感嘆田鳳蓮父母那么精明能干的人,怎么就生了這么一個女兒。
四院的面積小一點。一戶是叫趙大柱的單身漢,今年不到三十歲,親媽死的早,親爹和一個寡婦跑了,全家就剩下他一個人,無牽無掛無負(fù)擔(dān),在廠里當(dāng)鍛工。
還有一戶人家是鄭家,男主人鄭天德是車間里的一個小組長,第一個媳婦沒了之后,二婚娶了現(xiàn)在的媳婦毛秀秀,兩人生的兒子今年才10歲。鄭天德前頭的媳婦給他生的一兒一女都主動申請下鄉(xiāng)了,他也因此從普通工人一躍成為車間里的組長.......
這幾戶是魯兆興和鄒春榮重點進行介紹的,話里話外的意思是都比較能折騰,剩下的人家大都是這幾年結(jié)婚的小夫妻或者新調(diào)過來的技術(shù)人員,平時存在感比較低。
拜訪完了院里的人家之后,奚棠和父母回了自己家。
姥姥李老太正靠在炕上歇息,她年紀(jì)大了,舟車勞頓之后累得不行,下車進了屋子就直接躺下了,歇到現(xiàn)在才好了點。看到他們回來,打起精神問道:“院里的鄰居都是啥樣的?好相處不?”
奚惠寧一一說了,李老太聽得直皺眉:“聽起來就沒幾戶人家是好相處的?!?/p>
她年紀(jì)大見識也多,輕而易舉就聽出了其中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