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到六月,天氣就已經(jīng)炎熱,顧清從學堂回了主院,在自己屋里換上了輕娟紗衣,貪涼在窗口看賬本。
現(xiàn)在周賬房的賬做的仔細,顧清只需要在自己的私賬上,用阿拉伯數(shù)字快速復核下是否有差額,再記下需要詢問的特殊項目即可,比之前已經(jīng)多有進步。
“清兒,你又坐在窗口,莫貪涼?!币驗轭櫱逡呀?jīng)搬離正屋,顧母不能時時照看她,終是放心不下。
幾乎每日都要過來一趟,剛進院里就看她坐在窗邊。因為上次顧清發(fā)燒險些丟了小命,顧母對顧清格外細心,不免嗔怪她。
顧清聽的母親的聲音,不由立刻裝乖巧討好地朝顧母笑,趕緊起身離開窗邊。
待看見母親身后的嬤嬤拿著一盤冰鎮(zhèn)的西瓜,不由眼睛一亮。
古代沒有空調(diào)的日子簡直太難熬了!
顧母一見顧清的表情,不免用手點點顧清的鼻子?!熬椭滥銜矚g,我讓嬤嬤用涼井水鎮(zhèn)了許久,不許多食?!?/p>
顧清點點頭,迫不及待的吃起來,內(nèi)心贊嘆:綠色無污染的西瓜可真甜啊。
“清兒,王妃又送了泥金帖子請我們?nèi)デf子上消暑,你看怎么答復?” 自從顧清開始理家,幾件事做的甚是漂亮,顧母更是依賴顧清,大事小情都愿意咨詢她的意見。
顧清放下手上西瓜,阿福趕緊伺候著顧清凈手,接過顧母手里的泥金帖子。
顧清見帖子上書:邀請顧家主母攜嫡女于七日后,于郊外新建的莊園一聚,莊子山水如畫,恭候光臨。
“還邀請別家了嗎?”顧清詢問。
“娘打聽了,還有趙知府夫人和她家兩個嫡女,以及李同知夫人和她的嫡女?!?/p>
顧母略略思索:“只怕王妃這次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顧清輕輕點頭,眼神里確有疑惑:“上次賞花宴女兒表現(xiàn)并不出挑,怎么讓王妃惦記上了?”
顧母自不同意,自己的嫡女怎么看都是好的,雖說顧清樣貌上不如顧靈驚艷,但是也是標致整齊的好姑娘。
尤其一雙眼睛又黑又亮,很是靈動。又會管家,又會看賬,簡直是慧智蘭心。
身份呢又是通判的嫡女,在荊州地界也算是頂流,顧母怎么看自家女兒都是一百個滿意。
“不可妄自菲薄。”顧母佯裝要掌嘴顧清。
“這些話我們私下說就好,不許四處去傳?!?/p>
顧母壓低聲音湊到顧清耳邊:“你父親近日與我說,自從那寧王犯了株連九族的大罪,那位對藩王很是忌憚,王府勢力大不如前了,就這個莊子也是拖了又拖才建好?!?/p>
阿福見主母和姑娘說體己話,很有眼色的清退屋里的其他下人,自己也出去守在門前。
“你父親的意思,不盼著你嫁入王府,但是如果王妃真的相中清兒,我們也不必推辭,順水推舟,成就兩姓之好。
娘私下盤算,嫁入遼王府也是做個側妃,憑咱們姑娘的身份,當個正室嫡母多風光自在?!鳖櫮敢恍臑閻叟P算,不想攀遼王府的高枝,自己婚嫁并不幸福,只盼女兒嫁的良婿。
顧清知道,自己定是躲不過去嫁人這關,聽的母親分析,知道母親確實一心為自己打算,不由心里溫暖。
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少父母拿女兒的婚姻做跳板,求自己前程,求家族前景。
“那清兒在謹慎些,小心些,最好裝做個蠢笨樣子。”顧清抱住顧母的胳膊撒嬌。
“淘氣,蠢笨肯定是不行,傳出去豈不是叫人笑話,出了王府我們還要再擇良婿。
最好選那家境殷實的讀書人,家風淳樸,人際關系簡單的?!鳖櫮戈割^開始盤算起來。
顧清看著顧母有幾分可愛,暗暗心里給自己打氣,既然逃不了婚嫁這關,一定要給自己謀個好出路。
七日后風和日麗,顧母攜顧清先去遼王府與王妃等人匯合,再一起去郊外莊子上。
這是顧清第一次出遠門,很是期待,雖然不敢過于打扮自己,顧母也是早早讓布莊送來湖藍,天水碧的云紗布料,裁制了幾件新衣,又搭配做了幾件珍珠首飾。
顧清穿上這藍綠兩色對襟衫裙配上月白百迭裙讓人眼前一亮。
耳間發(fā)間的珍珠襯得顧清珠圓玉潤,肌膚雪白,很是雅致。
雖然不如藕荷、緋紅所作衣裙吸引眼球,但是在盛夏酷暑天氣,讓人清爽。
阿福又貼心的準備了雨過天青的薄紗披風。因為郊外人煙稀少,又在皇家莊園里游玩,不必帶上圍帽,更是輕松風涼,一行人興致甚高,對此行也格外期待。
只是千算萬算,沒想到顧清暈馬車了,可能是出了城,土路顛簸。
也可能是因為要出行的興奮,昨夜沒有睡好,總之顧清在馬車上先是面色蒼白,靠著阿福不住頭暈,后來忍不住想要嘔吐。
因為顧清之前并沒有暈馬車的習慣,所以顧母和嬤嬤都沒有準備薄荷香囊或者唾瓶。
阿福見姑娘難受,更是心疼的紅了眼眶,自責自己怎么沒有提前準備。
顧清實在沒有力氣再安慰她們,努力壓制住自己想要嘔吐的欲望。
如果現(xiàn)在吐在車廂里或者衣服上,如此不潔不雅。她再也不用提防著嫁進遼王府了,直接成為荊州社交圈的反面教材。
馬車里的婦人們急得團團轉,忽聽得馬車外有一聲告罪:“可是貴人有吩咐?!?/p>
忽然聽得轎子外邊的聲音,知道隨車護送的侍衛(wèi)可能聽見了車里的慌亂,前來詢問。
阿福把顧清托付給顧母和嬤嬤,定定神,掀開轎簾。
見車外護送的王府侍衛(wèi)不是別人,不由眼睛一亮。原來竟然是端午節(jié)曾經(jīng)護送她們回府的張家祖父。
“張伯伯,是府里嬤嬤暈車了,車上一時沒有準備?!辈荒芴峒笆枪媚锊贿m,阿福謊稱是車內(nèi)下人有恙。
暈車雖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傳出去顯得姑娘身體太過嬌弱,恐閑言碎語影響姑娘終身。
古代對女子向來苛刻,一點小事也會泛起漣漪。
祖父張鎮(zhèn)不愧是王府的侍衛(wèi),最懂人情世故,馬上反應過來。
如果是下人不適,趕出馬車便是,就算是得臉的下人,也會自請下車。
如果是車內(nèi)夫人暈車,想必也不會如此忌諱。大概率還是車上姑娘暈車了。
知道不便聲張,趕緊打開自己隨身的香囊,取出內(nèi)芯的薄荷香丸,遞上馬車。
“先用著薄荷香丸提神,我去尋個唾瓶?!鞭D而打馬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