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yī)實驗室的燈光慘白刺眼。秦楓站在解剖臺旁,看著法醫(yī)小心翼翼地檢查第三名死者張明被取出的心臟。那顆心臟被浸泡在福爾馬林中,表面刻著細小的符號——與死者額頭相同的圓圈三角,只是內(nèi)部數(shù)字換成了"3"。
"兇手有醫(yī)學背景。"法醫(yī)推了推眼鏡,"心臟摘除手法專業(yè),幾乎像外科手術。"
秦楓想起沈珞說過兇手可能在執(zhí)行某種儀式。將心臟如此精確地取出并刻字,已經(jīng)超出了普通復仇的范疇,更像是某種扭曲的獻祭。
"毒理報告呢?"
"和前兩例一樣,氰化物注射致死。但這次..."法醫(yī)指向心臟的一個微小針孔,"他在心臟也注射了毒藥,像是要確保萬無一失。"
秦楓的手機震動起來。是沈珞發(fā)來的信息:「查到了蘇曉自殺案的檔案,在會議室等你?!?/p>
會議室里,沈珞正在整理一疊泛黃的資料。她看起來比平時更加疲憊,眼下有明顯的青黑,但眼神依然銳利。秦楓注意到她右手食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這是她緊張時的小動作。
"蘇曉,十歲,2000年6月15日從學校天臺跳下。"沈珞的聲音平靜得不自然,"官方結論是因學習壓力自殺,但..."她推過一份警方筆錄復印件。
筆錄上是當年班主任王亞茹的陳述:「蘇曉性格內(nèi)向,常被同學捉弄。那天幾個孩子把她的作業(yè)本扔進了廁所,她哭著跑上天臺...」
"校園霸凌。"秦楓皺眉,"那幾個孩子是誰?"
"筆錄里沒寫名字,只說'幾個同學'。"沈珞的指尖停在那個詞上,"但我在當年的班級日志里找到了這個。"
她展示的是一頁班級日志的復印件,日期是蘇曉自殺前一周。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今天李文濤、林小曼、張明又把蘇曉關在廁所里,往她身上潑水。王老師批評了他們?!?/p>
三個名字赫然是已經(jīng)遇害的三名死者。
"所以兇手是在為蘇曉復仇..."秦楓思索著,"但為什么時隔二十年才動手?"
沈珞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從資料堆底部抽出一張照片:"因為上個月是這個。"
照片上是市報紙的一則小新聞:城東第一實驗小學將舉行建校五十周年慶典,邀請歷屆校友參加。
"觸發(fā)點。"沈珞輕聲說,"兇手可能是看到這個消息后,決定采取行動。"
秦楓突然想起什么:"那張班級合照,你說有32人但照片上只有31個。除了你,還有誰不在照片上?"
沈珞調出照片的電子版放大:"根據(jù)名單,缺席的人是..."她的聲音突然哽住,"梁天佑。"
"梁天佑?"秦楓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
"班上最安靜的孩子,經(jīng)常請假。"沈珞的眼神變得遙遠,"我記得他...總是坐在角落,幾乎不說話。但蘇曉有時會和他分享零食。"
秦楓立即讓技術員查詢梁天佑的現(xiàn)狀。幾分鐘后,結果令人震驚:梁天佑,心理學博士,現(xiàn)在經(jīng)營一家高端心理咨詢中心,客戶多為政商名流。
"心理學博士..."秦楓與沈珞交換了一個眼神,"符合我們對兇手的側寫。"
"不僅如此。"技術員補充道,"我查了他的就診記錄,過去三個月,三名死者都曾去過他的心理咨詢中心。"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這太過巧合了。
"我們需要調查他。"秦楓站起身,"但要小心,沒有直接證據(jù)前不能打草驚蛇。"
"我去。"沈珞突然說。
秦楓皺眉:"太危險了。如果他真是兇手..."
"正因如此,我才最適合。"沈珞平靜地打斷他,"我有心理學背景,可以以學術交流為由接觸他。而且..."她停頓了一下,"我確實做過關于青少年創(chuàng)傷的研究,這不是謊言。"
秦楓想反對,但不得不承認她的計劃有道理。沈珞是專家,知道如何在不引起懷疑的情況下獲取信息。但他心里隱隱不安——沈珞對這件事的投入已經(jīng)超出了普通案件。
"好吧。"最終他妥協(xié)了,"但必須全程保持聯(lián)系,我會派人隨時待命。"
沈珞點點頭,收拾資料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秦楓叫住她:"沈珞,你和蘇曉...真的只是普通同學嗎?"
沈珞的背影僵了一瞬。她沒有回頭,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不,她是我那時唯一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