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室之內(nèi),趙志敬感受著體內(nèi)奔騰流轉(zhuǎn)、遠(yuǎn)超從前的磅礴力量——
那精純得幾乎要透體而出的全真內(nèi)力,以及蟄伏于元海深處、蘊(yùn)含著無限可能的先天祖炁。
提升力量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
也讓趙志敬離開終南山、追尋更廣闊天地的念頭變得無比迫切。
時間已經(jīng)過去大半年了,自己還是要早點趕到郭靖和黃蓉初會的地點,做好準(zhǔn)備的。
然而,離開全真教,絕非易事。
趙志敬深知,自己作為全真教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更是王處一的親傳弟子,早已被烙上了全真教的核心印記。
全真教門規(guī)森嚴(yán),尤其是對門派核心武功傳承的保護(hù),近乎苛刻。
弟子還俗?
在明面上是絕無可能的!
原因很簡單:一旦核心弟子帶著門中高深武功脫離掌控,就意味著門派絕學(xué)有外泄的風(fēng)險!
這對任何一個武林門派來說,都是不可觸碰的底線。
趙志敬記得金庸原著中,也確實未曾有過全真教核心弟子成功還俗的先例。
在這個時代,武當(dāng)派的祖師張三豐還沒有出生。
全真教是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門正派,威震武林,與少林并稱泰山北斗。
其實現(xiàn)在少林寺基本處于封山的狀態(tài)。
全真教實際上就是第一大派。
一個全真教弟子的身份,行走江湖,便是金字招牌,天然受人尊敬,辦事也方便許多。
全真教弟子這份身份帶來的隱性福利和安全感,是無數(shù)江湖散人夢寐以求的。
更何況,教中資源豐厚,師長庇護(hù),修煉環(huán)境優(yōu)越……若非有更大圖謀,誰會愿意放棄?
所以根本也不會有全真教弟子要脫離全真教。
至于全真教弟子不能娶妻生子?
趙志敬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這清規(guī)戒律,不過是給外人看的遮羞布罷了!
他冷眼旁觀,教中那些位高權(quán)重的師叔伯,甚至某些同輩弟子,私下里養(yǎng)幾房外室、置辦田產(chǎn)、享受人間富貴的大有人在!
只要做得隱秘,不鬧得人盡皆知,維持著道貌岸然的表面功夫,誰又會真的深究?
全真七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沒看到尹志平卑鄙的強(qiáng).暴了小龍女后,全真七子也沒真把他這么樣嘛,只不過說了幾句而已。
只要不泄露門派武功,正常娶幾個女人更沒有關(guān)系了。
真就是所謂的名門正派!
“若只是想茍且偷安,或暗中享樂,我大可不必離開…”
趙志敬心中暗忖,
“追求黃蓉之事,我只要小心謹(jǐn)慎,未必不能瞞天過海。”
但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便被他徹底掐滅。
趙志敬的目標(biāo),豈是這點蠅營狗茍?
他需要的是九陰真經(jīng)全本的機(jī)緣!困在終南山,如何能尋?
他需要海量的實戰(zhàn)來磨礪暴漲的力量和剛剛?cè)腴T的先天功!
全真教安逸的環(huán)境,只會消磨他的鋒芒!
他需要自由!去布局,去爭奪天下,去攪動風(fēng)云!
去做天下人的皇帝,讓老百姓不要再飽受戰(zhàn)亂之苦!
而不是在教規(guī)的束縛和師長的眼皮底下束手束腳!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裝著那個精靈古怪、燦若朝霞的少女——黃蓉!
窩在這道觀之中,如何能與她相知相守?
他追求的是光明正大,而非偷偷摸摸!
“離開!必須離開!”
趙志敬的眼神無比堅定。
離開全真教,在教規(guī)定義下,無疑就是叛教!
必將引來教中高手全真七子,尤其是師父王處一的追捕,目的就是追回他身上的全真武功!
趙志敬本來的計劃極其簡單粗暴:
一走了之!
愛咋地咋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憑借趙志敬如今的身手和《閉氣秘訣》、《移魂大法》等新得的手段,他有把握悄無聲息地溜走。
即使日后被發(fā)現(xiàn),引來追殺,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以趙志敬不斷提升的實力和《先天功》的潛力,他自信有應(yīng)對之力。
江湖之大,全真教也未必能只手遮天。
然而,當(dāng)他想起師父王處一那張總是帶著期許、甚至有些護(hù)短的臉龐時,心中那根名為“恩怨分明”的弦,被輕輕撥動了。
自己的師傅王處一,待他確實不薄。
趙志敬的記憶里,王處一對他傾囊相授武功,毫無保留。
平時在師兄弟面前極力維護(hù)他,即使他性格孤僻,人緣不佳。
在趙志敬“遇襲昏迷”后,王處一那份真切的焦急與關(guān)切,并非作偽。
甚至在趙志敬裝作“養(yǎng)傷”避世、聲望一落千丈時。
王處一雖郁悶嘆息,卻從未苛責(zé),反而幾次想來看望趙志敬。
只不過被趙志敬拒絕了。
趙志敬承認(rèn)自己自私自利,為達(dá)目的不擇手段。
他可以對尹志平下陰手,可以毫不猶豫地?zé)龤У澜?jīng)、刮掉石壁,可以嫁禍栽贓……
但趙志敬骨子里,卻也刻著“有恩必報,有仇必報” 的信條!
恩是恩,仇是仇,趙志敬分得很清。
背叛全真教倒是無所謂,張趙志金一向?qū)θ娼炭床惶稀?/p>
“可就這么悄無聲息的一走了之,對于王處一來說形同背叛,自己無異于在師父心口捅刀子……”
趙志敬眉頭微蹙,“尤其在他對我寄予厚望之時。
此等行徑,太過涼薄。”
趙志敬并非對王處一有多少孺慕之情,但他認(rèn)可這份“恩情”。
王處一的恩,與尹志平的怨、丘處機(jī)的偏、全真教的束縛,是截然不同的。
“叛教是必然,但…總該給師父一個交代?!?/p>
趙志敬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的光芒。
他需要一個方式,既能表明自己“叛教”的決絕,了斷與全真教的因果,又能最大限度地安撫王處一的情緒。
甚至讓王處一日后對自己的追殺手下留情幾分。
他站起身,在靜室中緩緩踱步,腦中飛速盤算。
直接去和王處一告別?
那是自投羅網(wǎng),王處一第一個就不會放他走!
留書?
留什么內(nèi)容?
忽然,他
趙志敬目光落在靜室角落書架最底層,一本蒙塵的典籍上——《全真大道歌》(全真基礎(chǔ)心法總綱)。
一個念頭,如同電光石火般閃現(xiàn)!
“有了!”
趙志敬眼中精光一閃,一個既能對王處一“交代”,又能撇清關(guān)系,甚至還能最后“報答”一下王處一恩情的計劃,迅速成型。
趙志敬走到書案前,鋪開一張素箋,提筆蘸墨,筆走龍蛇:
“恩師王處一真人尊鑒:”
“弟子趙志敬,叩首百拜!”
“弟子蒙恩師不棄,收錄門墻,傾囊相授,恩同再造,此生銘記!
然弟子塵緣未了,凡心熾烈,貪戀紅塵繁華,更兼情根深種,已無法自拔。
全真清規(guī)戒律,于我已成枷鎖,日夜煎熬,道心蒙塵?!?/p>
“弟子深知,身負(fù)師門絕學(xué),叛教而去,罪不容赦!
無顏再見恩師及同門!
然弟子亦深知,武功乃師門根基,不敢攜技私逃,玷污師門清譽(yù)。”
“今將恩師所授《全真大道歌》及弟子一身所修全真內(nèi)力根基之法門要訣,盡錄于此卷之后。
(附上趙志敬自己默寫的基礎(chǔ)心法總綱和內(nèi)力修煉要點,都是王處一教過的,但非常系統(tǒng))。
此乃弟子一身全真武學(xué)之根本,盡歸于此。
弟子此去,自廢全真內(nèi)力根基,以凡人之身重入紅塵,過往武功,盡成云煙!”
“自此,弟子趙志敬與全真教恩斷義絕!
所行所為,皆與師門無關(guān)!
禍福生死,自承其果!”
“恩師教誨之恩,弟子無以為報,唯以此卷,或可助恩師點撥后來弟子。
萬望恩師保重貴體,勿以不肖弟子為念!”
“不肖弟子 趙志敬 絕筆”
……
寫完,趙志敬將這份書信和他默寫好的《全真大道歌詳解》仔細(xì)卷好,用絲帶系緊。
趙志敬當(dāng)然不會真的自廢武功,這只是一個讓王處一稍感寬慰、甚至可能心軟的借口。
這是向王處一表明自己“只帶走了記憶”,但主動放棄了“全真內(nèi)力根基”,等于將“全真武功”留在了教內(nèi)(至少名義上如此)。
趙志敬留下全真教武功詳解,也算是對王處一授業(yè)之恩的一點報答。
“如此…師父,恩情已還,因果已斷。”
趙志敬看著那卷書信,低聲自語,眼中最后一絲猶豫也徹底消散。
他將書信放在書案最顯眼的位置,確保王處一能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
做完這一切,趙志敬換上了一身早已準(zhǔn)備好的、不起眼的灰色布衣,將代表全真教身份的道袍和佩劍,整整齊齊地疊放在蒲團(tuán)之上。
最后看了一眼這間承載了他修煉記憶的靜室,趙志敬的眼神已是一片冰冷和決絕。
趙志敬推開后窗,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蝙蝠,悄無聲息地滑了出去,幾個起落,便徹底消失在終南山沉沉的夜幕之中。
留給王處一和全真教的,只有一封訣別的書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