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過后,林風引著任婷婷來到院中一角的石桌旁。
他仔細打量著任婷婷的發(fā)型還是不搭配,輕聲道。
"婷婷,若想與漢服相得益彰,發(fā)型也需講究哦"
任婷婷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林老師,您連這個都懂?"
她忍不住問道:"您不是海外留學回來的嗎?
怎么對我們中國的服飾打扮如此精通?"
林風聞言笑道:"正因在海外見過太多,
才更懂得自家的好,讓我更懂得咱們華夏文明的璀璨。
"你可知道,我們華夏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
可以說咱們老祖宗才是最頂流的審美人吶!"
他隨手拾起石桌上的一片落葉,在指間輕輕轉動.
"如今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里等等,至少半數(shù)藏品都是我們華夏的珍寶。
有瓷器、書畫、典籍..."說到這里,林風的聲音低沉下來,
"這些都是因為滿清割據(jù)政府的無能,才讓這些瑰寶流落異邦"
任婷婷聽得入神,杏眼圓睜:"竟有這樣的事?"
她自幼在任家鎮(zhèn)和省城長大,但對這些聞所未聞。
林風正要細說,忽然聽到一陣嬉笑聲。
轉頭望去,只見秋生和文才正在院角逗弄任婷婷的兩個侍女。
令人莞爾的是,那兩個小丫鬟非但不惱,
反而和兩人玩得不亦樂乎,銀鈴般的笑聲在院子里回蕩。
"看來師兄們也找到玩伴了"林風無奈地搖搖頭。
接下來的一天里,林風開始教授任婷婷漢服設計知識,
期間也會分享一些其他見聞和幫婷婷設計了一個新發(fā)型。
任婷婷也完全被林風的博學多才所折服,以至于一整天都留在義莊沒有回去。
在下午時分,當林風要練習繪制符咒時。
任婷婷也是饒有興致地在旁觀看,對林風的好奇心愈發(fā)濃厚。
傍晚時分,九叔回來了,看到任婷婷還在。
他也是熱情地邀請任婷婷在義莊吃完晚飯再回去,任婷婷同意了。
待到晚飯結束后,天色已然全黑。
原本負責接送任婷婷的馬夫早已返回鎮(zhèn)上。
因為任婷婷決定在義莊用晚飯時,就特意讓馬夫先行回去告知父親。
說明自己會在義莊用過晚飯后再由林風護送回家。
所以晚飯后,林風隨后便護送任婷婷及其兩名侍女返回任家鎮(zhèn)。
當任老爺見到林風親自將女兒平安送回時。
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了下來。
任老爺也從馬夫口中得知女兒與林風相談甚歡,此刻親眼所見更是喜上眉梢。
只見月光下,身著漢服的二人并肩而立。
一個儒雅俊朗,一個明艷動人,當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若能招得這般才貌雙全的女婿,實乃任家之福??!
客廳內,任老爺親自為林風斟上一杯香茗,笑吟吟地打量著林風。
"林賢侄啊,你和婷婷這身漢家衣裳當真好看。
連我這老頭子看了都心動,不知我這般年紀可還穿得?"
他指了指自己略顯富態(tài)的身材。
"像你師父九叔穿起來就格外有仙風道骨"
林風雙手接過茶盞,溫潤一笑:"任伯父說笑了。
您家裁縫鋪的老師傅如今已深諳此道。
您只需去量個尺寸,定能做出合身的漢服來"
他輕抿一口茶,繼續(xù)道:"若是穿著去會客,保準讓其他老爺們眼前一亮。
到時候來打聽的人多了,說不定還能給鋪子招攬些生意呢"
任老爺聞言,手中茶盞微微一顫,眼中閃過驚異之色。
"哦?林賢侄對經商之道也有研究?"
林風連忙擺手,衣袖隨動作輕輕擺動:"任伯父誤會了,晚輩對經商不大懂。
只是這漢服生意確實大有可為,不僅利在當下,更能功在千秋"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
任老爺身子一震,然后不自覺地前傾。
他連聲追問:"此話怎講?賢侄快與老夫細說!"
林風輕撫茶杯,聲音低沉了幾分:
"您也知道,滿清統(tǒng)治我漢家山河二百余載,剃發(fā)易服,毀我華夏衣冠"
他指尖在案幾上輕輕叩擊。
"如今民國初立不久,多少仁人志士都在想恢復真正的漢家衣冠。"
說到這里,林風突然停頓,眼中閃過一絲痛惜。
"可那些記載華夏衣冠形制的典籍,早已被滿清朝廷銷毀殆盡或者被人搶走。
晚輩也是機緣巧合得到這些咱們華夏漢服設計圖譜的。
當時一見,驚為天人——原來我漢家衣裳,竟是如此雍容華貴,飄逸絕倫"
"您有所不知,咱們華夏漢服歷經數(shù)千年演變。
從春秋戰(zhàn)國的深衣曲裾,到秦漢的直裾袍服,再到唐宋的圓領袍衫,
直至明代的道袍直裴,雖款式各異,卻一脈相承"
他的聲音漸漸激昂,"既有莊重典雅的禮服,也有輕便舒適的常服。
種類之豐富,工藝之精美,堪稱舉世無雙!"
任老爺聽得入神,手中的茶盞早已忘記放下。
林風見狀,身子微微前傾:"如今滿清割據(jù)政府覆滅不過七八年光景。
正是我漢家兒郎重拾衣冠的絕佳時機"
"民間對恢復漢家衣冠的渴望,猶如久旱盼甘霖,若任伯父能抓住這個機遇..."
他聲音變高:"您將成為新時代漢服復興的開山鼻祖,這份功績,足以青史留名!"
任婷婷在一旁聽得入迷,手中的繡帕不自覺地絞緊。
她從未見過有人能將服飾之道說得如此蕩氣回腸。
燭光在林風俊朗的側臉上投下的光影,更添幾分超然氣度。
其實,林風清楚地知道,在他前世的那個時空里。
自從革命軍推翻滿清割據(jù)政權統(tǒng)治后。
許多革命志士和漢家兒女都曾不懈努力,試圖恢復漢族傳統(tǒng)服飾。
然而,但由于大量歷史漢服設計資料的缺失和被毀。
所以他們雖然傾注了巨大熱情,但真正的漢服復原工作進展艱難。
后來這項復興漢人衣冠運動還被迫中斷。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當時的常凱伸政府。
當常凱伸在名義上統(tǒng)一全國后,竟然直接叫停了那場漢服復興運動。
常凱伸政府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本質上是因為其政權性質決定的。
它是一個受滿遺和列強資本操控的買辦政府,其背后資本勢力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滿清的遺老遺少,另一部分則是西方列強和倭寇的資本代表。
這些勢力自然不愿看到華夏人的漢族服飾文化的復興,從而喚醒華夏民族意識覺醒。
反而會極力阻撓和打壓包括漢服在內的華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