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一鬧騰,二娘柳疏桐生怕再起波瀾,執(zhí)意跟著周明遠前往鄉(xiāng)上治保委。
周明遠倒是不怕領養(yǎng)這個事,而是更擔心二娘柳疏桐他們的身份,人言可畏,眾口鑠金。如果群情激憤,最后弄到上綱上線的地步,那就真的無力回天了。
今天自己用武力和扣帽子震懾住了這幫敗類。要說將治保委的請過來,周明遠其實是不敢的。
為什么?了解治保委真正的職責就知道了。
一是監(jiān)督四類分子,管制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檢舉可疑行為。
二是監(jiān)聽“反動言論”、舉報“封建迷信”。
三是協(xié)助案件調查保護現(xiàn)場、扭送嫌疑人、提供線索。
四是調解民事糾紛處理打架、偷盜、贍養(yǎng)等矛盾。
五是宣傳政策法規(guī)組織學習《婚姻法》、掃盲運動。
二娘柳疏桐這個前朝余孽、官宦小姐的身份,恰恰是被監(jiān)督的主要對象,怎么可能自投羅網。先別說事情的是非對錯,柳疏桐這身份就先低人一等,是被專治的目標。
現(xiàn)在工農階級的身份才是一股清流,組織是保護工農群眾的。
拗不過柳疏桐的堅持,只好將一大一小馱在車上。到了鄉(xiāng)里,沒費多大功夫,就把巧兒周曉彤的戶口辦好了。
鄉(xiāng)級政府是未設派出所的,上級公安機關只在治保委設立特派員,所以戶籍管理這一項工作就落在了治保委。
辦理戶口的時候,張?zhí)嘏蓡T不在,可能是外出公干了吧。周明遠心里舒了一口氣,避免了正面詢問的尷尬,因為他還沒想好如何答復。
拿著置辦的新戶口簿頁,三人喜笑顏開的離開了治保委。巧兒更是如釋重負,眉開眼笑。
“走,哥帶你去買糖吃”。
【魂穿系統(tǒng)獎勵】
原主本體與周曉彤產生羈絆,改變命運。
獎勵大黑30張、鹿肉50斤、野豬肉50斤、汾酒10瓶。
隨機贈送美顏丹5枚。
好家伙,這回獎勵更是有分量,每一樣都是周明遠能用上的。這美顏丹能消除瑕疵、肌膚新生、優(yōu)化五官、美容養(yǎng)顏,這可是女人從古至今、亙古不變的愿望。
給人一顆,永葆青春,哪個女孩子不得投懷送抱。嘖嘖,有了這玩意,生活還會單調嗎?周明遠蹬著自行車,馱著兩人,更顯精神抖擻。
“冰糖葫蘆,剛蘸的糖葫蘆哎”。前面街口,就見一個老農扛著一個插滿冰糖葫蘆的草靶子。那插滿紅彤彤糖葫蘆,晶瑩剔透,惹人喜愛。
草把子下圍著一圈男女老少,一個個看得兩眼發(fā)光。
50年代初期,經濟政策相對寬松。這個時候走街串巷的傳統(tǒng)手藝人、小吃攤販的流動售賣,在鄉(xiāng)一級的街道上,通常被視為正當謀生手段或小手工業(yè)者。
如果小販不是自產自銷(比如自己種山楂、自己熬糖制作),而是從別處低價購入成品或原料再高價賣出,就更容易被認定為“投機倒把”。
到后面幾年推行公有制,對私營工商業(yè)和個體手工業(yè)進行改造,個體經營活動空間被大幅壓縮。如果被認為脫離了農業(yè)生產(農民)或工業(yè)生產(工人),從事純商業(yè)活動,這在當時可能被指責為“不務正業(yè)”、“資本主義尾巴”。輕則批評教育、沒收、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批斗、勞教。
周明遠馱著兩人騎行過來,買了五串冰糖葫蘆,一人一串吃著,剩下兩串帶回去給大娘、三娘。
“啊......咳......咳”,三人正一臉享受著酸甜可口的滋味,旁邊一個約莫六七歲的男孩,手拿一根冰糖葫蘆,滿臉憋得發(fā)紅帶紫,一手捂著自己的喉嚨大力咳嗽。
身邊站著一臉驚慌失措的老爺子,急促的拍打著男孩的背部。
得,這是冰糖葫蘆卡在喉嚨了。周明遠把冰糖葫蘆塞進二娘柳疏桐手里,大步就邁了過去,“等我來”,周明遠走到男孩背后,俯身半蹲,雙臂環(huán)抱。
右手握拳,拳眼朝向孩子腹部,放在肚臍與胸骨下方之間。左手包住自己的拳頭,快速發(fā)力的沖擊。
歐...歐...歐。不等那老人反應,就從孩子的嘴里,快速的沖出一粒糖葫蘆,滾在地上老遠。
啊,好了,這時圍著的一群人,懸著的心都放了下來。好險,就見幾個大人拉著孩子,在那不厭其煩的叮囑:“慢點吃,剛才那男孩子差點就噎死了,聽到沒?”
那賣糖葫蘆的老農更是后怕,看到孩子沒事,才長喘了一口氣。要不是這小伙子出手,自己只怕是要背上這人命官司了。
周明遠放下孩子,向著老爺子溫聲道:“孩子沒事了,以后吃東西可要注意點”。
“小伙子,真謝謝你,要是這孫子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沒臉活了”。
周明遠也不是很在意,隨手而為的事情。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我可得好好謝謝你”。這老頭將近六十來歲,精神矍鑠?、童顏鶴發(fā),一看就有一股上位者的氣勢。
盡管周明遠再三表示無足掛齒,耐不住老頭子也是執(zhí)拗的人,擋住自行車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否則一副不放人的架勢,弄得周明遠哭笑不得。
哎,這年代的人啊,是真的醇厚質樸。經過一番拉扯,周明遠只好把自己的姓名地址告訴了老爺子。同時也知道了這個老爺子姓周,并把四九城的地址留給了他。
隨著兩相介紹,周明遠也是清楚了這爺孫倆為什么這樣鄭重其事。
原來這孩子的父母在大勝利前犧牲了,只留下唯一的獨苗苗。今天周老爺子帶他回鄉(xiāng)下姥爺家探親,看孩子想吃冰糖葫蘆,哪能不同意的。誰料這孫子吃的著急,竟然哽咽在了喉嚨。
“小伙子你說,要是今兒個沒有你救他一命,我這如何向他父母交代喲”。在周老爺子一片唏噓和一再感謝中,周明遠騎車帶上兩人,踏上了回村的路上。
“哥,你可真厲害!”。巧兒滿臉崇拜,一副與榮共榮的自豪感。
“小遠,你怎么會這急救之法的?”二娘柳疏桐倒是驚詫于這逆天的本領,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二娘,我看過你的一些醫(yī)書,又跟大娘學習武藝,對人體結構了解得比常人多點,也就能舉一反三想到應對之法。等咱回去,我對照醫(yī)書跟你說說這個急救的原理,就是一個看似神秘卻又簡單的手法。
至于改變了這爺孫倆的命運,為何沒有觸發(fā)系統(tǒng)獎勵,周明遠想不通,也摸不清規(guī)律。
接近中午,一行三人才回了柳村。巧兒下車就屁顛屁顛的把糖葫蘆送給了大娘、三娘,得來一片夸張。這孩子借花獻佛,也是真的曉得借勢。
“就等你們回來吃飯了,快去洗手”,大娘接過糖葫蘆和藹的吩咐道。
中午蒸的大饅頭,菜是土豆燉豬肉、大白菜,把一家人吃得滿嘴流油。
“巧兒,出了門,可不能往外說去,聽見沒?”
“知道,二娘,巧兒天天吃的野菜餅子和玉米棒子糊糊?!?/p>
“哈哈哈,你個小機靈鬼”。
一家人也是愜意,其樂融融。
“二娘,我去你房里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