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霧漸漸散去,趙勝萍背著一大背簍的豬草走在田埂上。
回家后,她把豬草倒進裝滿水的大盆里清洗、切碎,然后加進麥麩攪拌、熬煮,一通忙活后兩只豬的“豬飯”就做好了。
在農(nóng)村,能賣錢的牲畜比人還金貴。
煮好了豬飯,趙勝萍才在另一個灶洞里架起火煮稀飯。炊煙通過早就被熏黑了的煙囪向上,在天空消散。
“勝萍……飯煮好了沒?”自從她媽摔斷了腿,脾氣就越來越陰晴不定,這不,其實她還沒餓,但她就是要一直叫女兒的名字,不停地催。
偏偏這時候外面也有人在叫她:“勝萍……勝萍你在家沒?”
聽見外人的聲音,她媽馬上閉了嘴。
趙勝萍把沾滿水的手往兩邊甩了甩,快步走出去,“在呢,哎呀大姑你怎么來了?”
宋家大姑婆正立在趙家家門口的臺階下,頭發(fā)上還殘留著一些早起趕路沾染的露水。
大姑婆:“勝萍,我有話要和你講,關(guān)于清荷的?!?/p>
趙勝萍詫異:“清荷?大姑你快進來,我爸一早就下地去了,現(xiàn)在家里就只有我和我媽。”
大姑婆一邊走上臺階一邊和她寒暄:“你媽還好吧?”
趙勝萍:“嗨,就那樣,傷筋動骨一百天,得多多休養(yǎng)。”
進了屋,大姑婆環(huán)視一圈后選擇坐在清荷她外公親手做的竹沙發(fā)上,拉著趙勝萍也一起坐下。
大姑婆:“別和大姑客氣,我們長話短說。前幾天我在街上遇到清荷,把她帶到家里吃了一頓飯,她說她一切都好?!?/p>
大姑婆頓了頓,覷了眼趙勝萍的神色,繼續(xù)說道:“我家晴晴的一個同學的姐姐和清荷同班,但那個小姑娘說她們班主任想把清荷轉(zhuǎn)到其他班……”
趙勝萍一聽就急了:“為什么???我家清荷成績又好人又乖,16班配備的老師也是最好的?!?/p>
大姑婆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是啊,我就是擔心清荷報喜不報憂,遇到困難了也不和家里人說,所以想讓你去問問她,求求看班主任能不能別給清荷轉(zhuǎn)班?!?/p>
原來,那天大姑婆聽到外孫女的回答后,許久都沒緩過來,弟弟家可就這么一個出息的孫輩,雖然她弟弟對孫女不是很在乎,可清荷發(fā)達了以后還能不管家里人嗎?所以大姑婆對李清荷未來前途十分關(guān)心。
思來想去好幾天,大姑婆最終還是決定來趙家村走一遭,不管怎么樣都不能讓清荷被趕出16班!
趙勝萍有點慌,“大姑,有沒有可能是那個同學記錯了?我、我也沒和清荷班主任打過交道?!?/p>
這個時候的農(nóng)村和城市有一條無形又分明的界限。
即使是后世國家大力發(fā)展農(nóng)村建設(shè),很多人也不愿意回到農(nóng)村,更別提這時候,農(nóng)村人擠破頭也要去城里生活。
所以說趙勝萍對城市里有穩(wěn)定工作的老師懷有敬畏之心再正常不過了。
大姑婆一眼就看出這個侄兒媳婦在想什么,畢竟當年她嫁到城里的時候也是滿心忐忑,擔心城里人看不起自己。
大姑婆拍板:“沒事兒,到時候我陪你去。就明天吧,明天你有空嗎?”
趙勝萍:“有,有的?!?/p>
事情講的差不多了,大姑婆站起來就想告辭,后來還是在趙勝萍的挽留下吃了早飯才離開。
看人走了,外婆才又開口:“勝萍,那個李家的跟你說什么了?”
自從女兒住回娘家,外婆對李家人再也沒有了好臉色,就連稱呼也變成了“李家的”。
趙勝萍坐在母親床沿,“大姑說清荷她班主任可能想把她轉(zhuǎn)到其他班去,唉,其他班的老師根本比不上她現(xiàn)在在的那個班的老師?!?/p>
外婆:“在哪個班還不是一樣的,都是學校的老師,大不了她們兩姐妹高中畢業(yè)了也到廣省去打工嘛?!?/p>
趙勝萍突然站起來,“這件事不用你管,我吃過的苦不能再讓我的女兒也吃一遍?!?/p>
外婆:“出去打工還有錢掙,不比苦讀書強???她們表哥表姐還不是都出去打工了,我可不是偏心。再說了,你小時候我也送你去讀書,后來你又自己說不讀了,現(xiàn)在又怨上我了……唉?!?/p>
趙勝萍不想和母親爭論那些已經(jīng)過去的事,就算她贏了又怎么樣?還不如不費那口舌。
外公把地里的草鋤完后回家,早飯放在鍋里熱著,他唏哩呼嚕吃完才發(fā)現(xiàn)家里氣氛不對。
外公:“老婆子,怎么了?”
外婆對著外公一頓訴苦,中間穿插著講一點今早發(fā)生的事情。外公聽了好久才明白:外孫女在學校里被老師針對了,女兒打算明天去學校看看。
“行了行了?!睆囊欢褟U話里提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外公連忙打斷外婆的抱怨,再不喊停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等女兒明天從學?;貋碓偕塘恳幌略趺崔k。
第二天正好是趕集的日子,鄉(xiāng)間小路上的人都肉眼可見的多起來了。
剛下車,趙勝萍就忍不住蹲在地上哇哇地吐了起來,后面的乘客臉上不由得露出嫌棄的表情,紛紛繞開她。
終于感覺沒那么難受了,趙勝萍擦擦嘴,往車站外走去。
擔心她不認識路錯過了公交,大姑婆一早就在車站外等著。
“勝萍,這兒,快快快,公交車要來了!”大姑婆在不遠處招手大聲呼喊。
來不及寒暄,趙勝萍加快腳步,和大姑婆一起被人流推上了公交車。車上人擠著人,腳下還有別人帶的雞鴨和蛋,兩人也沒說上一句話。
公交車終于在縣中門口停下,趙勝萍咬牙在門口小攤上花了5塊錢買了一串葡萄。
小販說是這從新疆運過來的什么葡萄,趙勝萍聽都沒聽過,但想來送禮應(yīng)該夠了。如果讓她給自己買水果吃的話,最多買幾個橘子。
兩人來到門衛(wèi)室,趙勝萍自動站在大姑婆后面,讓大姑婆上前去寒暄。
大姑婆內(nèi)心:“這沒用的婆娘!”
縣中的門衛(wèi)是一個七老八十的老大爺,別看人家年紀大,眼睛卻很尖,一眼就看出來這兩個人沒來過學校。
門衛(wèi)大爺:“你們兩個找誰???”
大姑婆:“我找高一16班的班主任,我家孩子是16班的?!?/p>
為什么不找李清荷呢,因為大姑婆擔心李清荷不愿意對她們說實話,所以干脆直接找老師去。
大爺拿出一本學生姓名冊,一邊翻一邊問:“你們家孩子叫什么名字?我核對一下。”
大姑婆示意趙勝萍上前。
趙勝萍吞了吞口水,上前一步:“我女兒叫李清荷,木子李,清水的清,荷花的荷?!?/p>
大爺把姓名冊翻得嘩嘩作響,在某一頁仔細地看了又看,最后斬釘截鐵地說:“高一16班沒這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