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在黑暗中亮起,俞婉清瞇著眼看清時間——凌晨3:27。程景謙的短信只有簡短一行:"看窗外。"
她拉開窗簾,校園沉浸在深藍色的夜色中,遠處生物樓的頂層卻亮著一盞孤燈。手機又震動了一下:"實驗室。有東西給你看。"
俞婉清輕手輕腳地穿上外套,心跳聲在安靜的宿舍里顯得格外清晰。夜風帶著初夏的暖意,吹拂著她散開的發(fā)絲。生物樓的門禁卡已經(jīng)識別了她的指紋——這是上周程景謙特意為她錄入的,理由是"方便查閱資料"。
電梯直達三樓,實驗室的燈光從半開的門縫中流瀉出來。推門而入的景象讓俞婉清屏住了呼吸——整個實驗室的主燈都關(guān)著,只有操作臺上一排培養(yǎng)皿發(fā)出幽藍色的熒光,如同被收集起來的星空碎片。
程景謙站在那片藍光中,白大褂敞開著,里面的灰色T恤顯得比平日隨意許多。他沒戴眼鏡,眼睛在暗處呈現(xiàn)出更深的藍色。
"抱歉這么晚叫你。"他的聲音比平時低沉,"但它們剛好在這個時間點開花。"
俞婉清走近操作臺,發(fā)現(xiàn)那些發(fā)光的原來是勿忘我花朵,在特殊光源照射下呈現(xiàn)出夢幻般的藍色熒光。
"這是..."
"基因編輯過的品種,"程景謙指向顯微鏡,"我在它們的DNA中加入了熒光蛋白基因,同時增強了花青素合成路徑。"他頓了頓,"理論上,它們應該能夠'記住'這種開花模式并傳遞給后代。"
俞婉清俯身觀察那些發(fā)光的小花,一縷頭發(fā)滑落下來,幾乎碰到培養(yǎng)皿。程景謙的手突然出現(xiàn)在她視野中,輕輕將那縷頭發(fā)別到她耳后。他的指尖擦過她的耳廓,觸感溫暖而略微粗糙。
"你成功了。"俞婉清直起身,努力忽略耳尖殘留的溫度,"它們真美。"
程景謙的嘴角微微上揚:"科學很少用'美'作為評價標準。"
"那科學家會用什么詞?"俞婉清歪著頭問。
"高效、穩(wěn)定、可重復。"他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鏡,才意識到自己沒戴,"但今晚...是的,它們很美。"
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只有培養(yǎng)箱發(fā)出輕微的嗡嗡聲。程景謙轉(zhuǎn)身從抽屜里取出一個小盒子:"給你的。"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書簽,薄如蟬翼的透明材質(zhì)中嵌著一朵小小的藍色勿忘我,葉脈清晰可見。
"實驗室的副產(chǎn)品,"他的語氣恢復了平常的理性,"用樹脂封存的轉(zhuǎn)基因樣本。理論上可以保存幾百年不褪色。"
俞婉清小心地拿起書簽,藍花在燈光下閃爍著微光:"就像琥珀里的昆蟲..."
"類似原理。"程景謙點頭,"不過這個是人為選擇的記憶載體。"他突然停頓,仿佛想到了什么,"我接受了馬克斯實驗室的邀請。"
空氣凝固了一秒。俞婉清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書簽邊緣:"恭喜你。什么時候出發(fā)?"
"八月初。"他靠在實驗臺邊,目光落在那些發(fā)光的花朵上,"兩年時間,研究植物跨代表觀遺傳記憶。"
"那...很棒。"俞婉清努力讓聲音保持平穩(wěn),"你一定會做出突破性成果。"
程景謙突然站直身體:"天文臺今晚開放觀測象限儀座流星雨,要去看看嗎?"
話題的突然轉(zhuǎn)變讓俞婉清愣了一下,但她很快點頭:"好啊。"
天文臺在校園最高處,圓頂敞開著,幾臺望遠鏡對準夜空。值班的研究生看到程景謙,熟稔地打了聲招呼:"程教授,老位置給您留著。"
他們來到西側(cè)一臺中型望遠鏡前。程景謙熟練地調(diào)整焦距:"象限儀座在這個時間點剛好能看到流星雨峰值。"
俞婉清湊近目鏡,視野中頓時鋪展開一片璀璨的星空,比肉眼所見豐富無數(shù)倍。正當她驚嘆時,一顆流星劃過視野,拖著長長的光尾。
"許個愿吧。"程景謙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很近。
俞婉清閉上眼睛,心中默念著一個愿望。當她睜開眼時,發(fā)現(xiàn)程景謙正注視著她,月光在他的側(cè)臉投下柔和的陰影。
"知道嗎,"他指向天空,"我們看到的星光很多是幾千年前發(fā)出的。有些星星本身可能已經(jīng)消亡,但它們的光依然在宇宙中旅行。"
"就像記憶。"俞婉清輕聲說,"即使事情過去了,感覺依然存在。"
程景謙點點頭:"理論上,我們都是由星塵構(gòu)成的。你、我、那些花、甚至這個望遠鏡——所有物質(zhì)都來自遠古超新星的爆發(fā)殘骸。"
"所以從科學角度講..."俞婉清仰頭看著星空,"我們本就是一體?"
"可以這么理解。"程景謙的聲音里帶著罕見的柔和,"從原子層面看,分離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tài)。"
一顆特別明亮的流星劃過天際,照亮了兩人的臉龐。俞婉清鼓起勇氣:"兩年其實很短,在宇宙尺度上連一瞬間都算不上。"
程景謙轉(zhuǎn)向她,灰藍色的眼睛在星光下顯得格外深邃:"我查過了,柏林到北京直飛九小時三十五分鐘。理論上,假期和學術(shù)會議都可以成為往返的理由。"
"我會繼續(xù)寫我們的故事,"俞婉清說,"你可以提供科學角度的評論。"
"我會讀每一篇。"他鄭重承諾。
夜風吹拂著兩人的發(fā)絲,某種無聲的約定在星光下達成。程景謙的手輕輕碰了碰俞婉清的,然后慢慢與之交握。他的手掌溫暖而干燥,指腹有長期做實驗留下的薄繭。
回宿舍的路上,兩人走得很慢,仿佛要延長這短暫的相處。在文學院樓前的岔路口,程景謙停下腳步:"下周我要去上海參加行前研討會,大概十天。"
"嗯。"俞婉清點頭,"我正好要回老家看望外婆,把我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她。"
"代我向蘇教授問好。"程景謙猶豫了一下,突然從包里拿出一個文件夾,"這些是我祖父日記的復印件,也許對你有用。"
文件夾很厚,俞婉清能感受到它的重量——不只是物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程景謙從不輕易分享私人事務,這份信任比任何言語都珍貴。
"謝謝。"她輕聲說,"我會好好保管。"
分別時,程景謙似乎想說什么,最終只是輕輕捏了捏她的手:"晚安,婉清。"
這是他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不帶姓氏。簡單的兩個字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親密。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飛快。程景謙去了上海,俞婉清則回到青林鎮(zhèn)看望外祖母。蘇靜的精神比上次見面時好了許多,看到那些日記復印件時,老人的手指微微發(fā)抖。
"他的字一點沒變..."蘇靜撫摸著紙頁,眼中泛起淚光,"即使過了這么多年。"
俞婉清小心地問起1958年林致遠回城的事。蘇靜沉默了很久,才輕聲說:"我不知道他回來過。那年冬天父親中風,我們?nèi)疫B夜搬去了廣州。等我再回北京,已經(jīng)是三年后了..."
"他找過您。"俞婉清握住外祖母的手,"找了很多次。"
蘇靜的眼淚終于落下:"命運弄人...我們總是錯過。"
回校前一天,俞婉清收到程景謙的短信:"提前回來了。明天下午有空嗎?想帶你看看完整的實驗流程。"
于是回校后的第一站不是宿舍,而是生物樓。程景謙的實驗室比平時更加忙碌,幾個研究生正在記錄數(shù)據(jù)??吹接嵬袂?,他們交換了一個了然的眼神,然后識趣地找借口離開了。
"他們好像誤會了什么。"俞婉清看著匆匆離去的背影說。
"科學需要觀察和假設,"程景謙頭也不抬地調(diào)整顯微鏡,"但不必急于下結(jié)論。"
他向她展示了完整的實驗流程——從基因編輯到表型觀察,從數(shù)據(jù)記錄到論文撰寫。復雜的科學流程在他口中變得生動起來,甚至帶著某種詩意。
"所以這些勿忘我不僅能記住環(huán)境變化,"俞婉清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數(shù)據(jù),"還能把記憶傳給下一代?"
"理論上是這樣。"程景謙指向一組波形圖,"看這里,第二代植株在未經(jīng)歷干旱的情況下,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抗旱基因的表達。"
"就像人類傳承記憶和創(chuàng)傷..."俞婉清若有所思。
程景謙點頭:"表觀遺傳學證明,環(huán)境壓力確實能在DNA上留下化學標記并傳遞給后代。從某種角度說,我們確實攜帶著祖先的記憶。"
俞婉清突然想到什么:"所以你研究這個...是因為你祖父?"
程景謙的動作停頓了一下:"部分原因。我好奇記憶如何跨越時間和代際留存。"他看向窗外的勿忘我花叢,"祖父晚年常說,有些事即使大腦忘記了,心也會記得?,F(xiàn)在我知道,這可能不僅是比喻。"
離開實驗室時,程景謙遞給俞婉清一個小紙袋:"改良品種的種子,理論上可以在任何土壤生長。開藍花,花期長。"
紙袋上手寫著種植說明,字跡工整得像印刷品。俞婉清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他臨走前給她的最后一件禮物。
"我會好好種它們的。"她將紙袋小心地放進包的內(nèi)層口袋,"等你回來時,應該已經(jīng)開花了。"
程景謙的航班定在八月五日。前一周,俞婉清在校園論壇上更新了《藍色記憶》的最終章——兩個主角在星空下約定未來,明知前路漫長卻依然選擇相信。評論區(qū)一片歡呼,只有一條署名"M"的留言格外醒目:"從科學角度分析,跨時空情感維系的成功率取決于雙方投入的能量守恒程度。數(shù)據(jù)支持樂觀預期。"
俞婉清對著屏幕笑了。她知道那是誰——那個聲稱從不看言情小說的科學家,不僅讀了每一章更新,還用他特有的方式給出了回應。
臨行前的晚上,程景謙約她在生物樓后的勿忘我花叢見面。夏末的花已經(jīng)開始凋謝,但藍紫色的花瓣依然在夕陽中搖曳。
"我查到了更多資料。"程景謙從包里拿出一個信封,"關(guān)于你外祖母和我祖父的事。1982年他們重逢后,其實一直保持書信聯(lián)系,直到1995年我祖父去世。"
俞婉清驚訝地接過信封:"外婆從沒提起過..."
"也許對她來說太私人了。"程景謙輕聲說,"信里沒什么特別內(nèi)容,主要是學術(shù)交流和日常生活。但..."他翻到最后一頁,"看這個。"
那是一張便條,日期是1995年3月12日——林致遠去世前一個月:"靜:昨夜夢見大學時光,醒來枕邊竟有一朵勿忘我,想必是昨日散步時無意帶回。突然想起六十二年前那個五月,我們被迫分別時,你說'即使忘記你的樣子,我也會記得那片藍色'。如今我們都老了,但記憶中的那片藍,依然如初。"
俞婉清的視線模糊了。程景謙輕輕握住她的手:"時空和距離都不是問題,只要我們記得。"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融合在那片藍色的花叢中。明天此時,他們將相隔千里;但此刻,他們擁有這片藍色和彼此的承諾,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