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業(yè)寺后山?jīng)鐾ぃ┖蟪蹯V。
陽光穿透云層,灑在覆著薄雪的松枝上,融化的雪水如斷線的珠玉,滴落在青石板上,響聲清脆。
亭內(nèi),石桌之上,黑白二子縱橫交錯,殺伐無聲。
沈殊一襲素袍,端坐石凳,指尖拈起一枚黑子,穩(wěn)穩(wěn)落下,封死了白棋一片大龍的生路。棋盤上的局勢,恰如他此刻的心境,看似平和,實則步步為營。
對面,凈業(yè)寺住持慧覺大師捻著雪白的胡須,眉頭微蹙,陷入長考。良久,他喟然一嘆,投子認(rèn)負(fù)。
“殿下棋風(fēng)愈發(fā)沉穩(wěn)凝練,如山岳磐石,已臻化境。此等心境,倒讓老衲……”他頓了頓,視線投向亭外蒼茫的遠山,帶著一絲追憶,“想起一位故人。”
沈殊執(zhí)壺為老和尚續(xù)上半盞清茶,動作不疾不徐,面上恰到好處地浮起一絲好奇。“哦?不知是哪位高人,能得大師如此惦念?”
“虛云真人。”慧覺大師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歲月沉淀的滄桑,“玄清觀前任觀主,亦是上一任國師。他生前亦酷愛弈棋,棋風(fēng)如云似水,變幻莫測,卻又暗合天道,令人嘆服。”
他端起茶盞,卻并未飲下,目光變得悠遠而復(fù)雜,“只是……”
“只是?”
沈殊的聲音很輕,仿佛怕驚擾了老和尚的思緒,心弦卻悄然繃緊。前世,他囿于自身困境,對這位名動天下的前任國師之死并未深究。
如今,裴清晝那張冷寂如霜雪的面容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他的性情大變,是否與虛云之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慧覺大師放下茶盞,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光滑的杯壁。
“只是……圓寂得太突然了。前一日,他還在玄清觀開壇講經(jīng),神采奕奕,闡述《道德》妙理,聞?wù)呷珲囗?。老衲亦在場,彼時觀他氣色紅潤,聲如洪鐘,絕無半分病兆。孰料次日清晨,道童便發(fā)現(xiàn)他已在靜室中坐化……”
話語里是深深的惋惜,“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坐化時的面容……并非安詳,反倒隱隱透著一股青灰之色,眉頭緊鎖,似有心事未了,郁結(jié)于心。”
沈殊指尖在溫?zé)岬谋谏陷p輕劃過,眼底深處掠過一道寒光。面色青灰,心事未了?這絕非尋常坐化的征兆。
慧覺大師并未察覺對面皇子的異樣,繼續(xù)低語,仿佛在傾訴一個積壓心底多年的謎團。
“更蹊蹺的是他身后事。虛云真人貼身佩戴的那枚象征國師傳承的玄鳥青玉佩,以及他晚年常常翻閱,據(jù)說記載了許多推演心得和秘事的一卷手札……竟在坐化后不知所蹤!
皇室派人前來,只匆匆查驗一番,便以‘國師功德圓滿,羽化登仙’為由,下令厚葬,嚴(yán)禁玄清觀及我等與真人相熟之人再行詳查……此事,一直令老衲耿耿于懷?!?/p>
老和尚最終化作一聲沉重的嘆息,仿佛卸下了某種負(fù)擔(dān),卻又添了新的迷霧。
沈殊端起茶盞,借著氤氳的熱氣遮掩住眼底翻涌的思緒。玉佩失蹤,手札消失,皇室匆匆蓋棺定論……重重疑點,如同一張無形的網(wǎng),從四面八方籠罩下來。
前世被他忽略的暗影,此刻變得無比清晰而危險。裴清晝,你在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那枚玉佩和手札,又隱藏著何等秘密?
夜色如墨,吞噬了白日的雪光。凈業(yè)寺陷入一片沉寂,唯有經(jīng)閣深處,一盞孤燈如豆。
沈殊并未如往常般研讀佛經(jīng)。他屏退了阿蠻在外守候,自己則悄無聲息地潛入了經(jīng)閣最里側(cè)一排布滿灰塵的書架后。指尖在書架側(cè)板一處不起眼的木紋上摸索片刻,輕輕一按。
咔噠一聲輕響,一塊木板向內(nèi)彈開,露出一個僅容一人側(cè)身進入的狹窄暗格。
這是他在凈業(yè)寺十年囚居生涯中,無意間發(fā)現(xiàn)并保留的秘密,里面存放著一些寺中塵封多年,并非佛經(jīng)的往來文書和舊檔。
腐朽紙張和灰塵的氣味撲面而來,他側(cè)身擠入,借著手中微弱燭光,快速翻檢著那些蒙塵的卷宗。
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掠過一份份泛黃的紙張。倏地,他的動作停住了。
那是一份十年前的香客名錄抄錄簿。某一頁,一個名字和一行簡短的記錄,刺入他的眼簾:
玄清觀弟子,裴清晝。
入寺:戌時三刻(備注:亥時初方至客堂登記)離寺:寅時正。
備注:未走正門,由西角門入出。神色哀戚,稱祭奠故人虛云真人。寺僧引至真人曾居靜室憑吊。
沈殊的瞳孔驟然收縮。
虛云死后第三日,亥時入,寅時出,整整三個時辰。更關(guān)鍵的是未走正門,由西角門入出,這絕非尋常的祭奠。
西角門是寺中最偏僻,少有人知的側(cè)門,便于隱秘出入。
裴清晝,你在那三個時辰里,在虛云曾居住的靜室中,做了什么?尋找那失蹤的玉佩和手札?還是……抹去某些痕跡?
燭火跳躍,將他凝重的側(cè)影投在斑駁的墻壁上,如同蟄伏的猛獸。
門外,傳來阿蠻刻意壓低的,帶著顫音的呼喚:“殿下,殿下?快四更天了,您好了嗎?萬一被人發(fā)現(xiàn)……”
沈殊小心將那份名錄原樣放回,合上暗格,拂去身上的灰塵。他吹熄燭火,推開經(jīng)閣沉重的木門。清冷的月光和雪光混合著涌入,映亮他毫無波瀾的臉。
“發(fā)現(xiàn)?”沈殊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嘲弄,“阿蠻,在這座寺里,誰會真正在意一個廢柴皇子在經(jīng)閣里做什么?”
阿蠻看著自家殿下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深沉的眼眸,咽了口唾沫,不敢再言,只緊緊跟在他身后。
幾日后,一封家書讓鄭瀟然臉色慘白如紙。臨行前,他摒退左右,獨自來到沈殊暫居的僻靜禪院。
此刻的他,褪去了所有紈绔浮華的表象,神情冷肅,盯著站在院中松樹下的沈殊。
鄭瀟然開門見山,“你到底是誰?”
沈殊轉(zhuǎn)過身,負(fù)手而立,山風(fēng)吹動他素色的袍角,在松影下顯得莫測高深。
他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弧度,既非僧侶的慈悲,也非凡俗的諂媚,而是一種屬于上位者的從容。
“一個與公子在此處,恰巧都看到了一些風(fēng)雨的人罷了?!?/p>
鄭瀟然呼吸一窒。
他不再追問,猛地從懷中掏出一枚非金非鐵,刻著奇異暗紋的令牌,塞進沈殊手中。入手冰冷沉重。
“侯府暗衛(wèi)的令牌,”鄭瀟然嗓音壓得極低,帶著孤注一擲的決絕,“憑此可調(diào)動十名死士,只認(rèn)令不認(rèn)人。若他日我鄭家還在,你持此物來見。”
這是他能拿出的最大誠意和信任。
沈殊掂了掂手中令牌,感受著那份沉甸甸的承諾與風(fēng)險。他抬眼,目光穿透稀疏的松針,望向鄭瀟然。
“凈業(yè)寺的松樹,年年長青。愿公子,亦能如此?!?/p>
鄭瀟然回眸良久,仿佛要將這個立于松影山風(fēng)間的身影刻入腦海。旋即,他不再多言,轉(zhuǎn)身大步離去。
山門外,他翻身上馬,勒韁回望。
只見沈殊依舊立于原地,身影在飄落的細(xì)雪中顯得孤高清絕,雪落肩頭,竟似謫仙臨世。
這一眼,徹底打敗了鄭瀟然心中所有關(guān)于他的輕慢印象。
禪房內(nèi),燈火葳蕤。
沈殊指間把玩著那枚冰冷的令牌,暗紋硌著指腹。
離前世承宣侯府覆滅的時間……還有九個月。
指尖在令牌邊緣緩緩摩挲。施恩鄭瀟然,借他之手在京城埋下這顆暗棋,是一步險招。
侯府這潭水太深,漩渦之下藏著不止一條惡蛟。二叔的背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若鄭瀟然能活下來,未來京城便多了一雙眼睛,一把藏在暗處的利刃。若失敗……也不過是棋盤上一枚注定被棄的棋子。
“只是不知……”沈殊的聲音低得幾乎融進窗外的風(fēng)雪,“這一世,你能否活過這場大雪?!?/p>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似乎穿透重重山巒,落向了遙遠的,暗流洶涌的京城。
承宣侯府。
書房內(nèi)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如鐵。
承宣侯鄭嵩面色灰敗,看著跪在面前的庶子。鄭瀟然雙手捧著一疊密信,指節(jié)因用力而泛白,儼然不再是浮躁紈绔的模樣。
他斬釘截鐵,“父親,證據(jù)在此!二叔通敵,勾結(jié)外族,構(gòu)陷我侯府,鐵證如山!”
鄭嵩顫抖著手接過密信,老淚縱橫,又驚又怒。
呈上密信后,鄭瀟然眼中并無半分輕松,只有更深的凝重。他清楚,扳倒一個二叔容易,但背后那只真正要將侯府連根拔起的黑手,還隱在更深的黑暗中,伺機而動。
此刻,凈業(yè)寺中那雙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睛,那枚冰冷的令牌,成了他心中唯一的異數(shù)和希望。
風(fēng)雪,正從北境席卷而來,撲向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