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王廠長,我們是軍工單位!搞武器裝備技術,才是王道!”
趙秉璋臉色陰沉得可怕。
電飯鍋火了。
來自山城的魏強給了1萬個鍋的預定,預付款10萬直接入了帳;接連三天,問天機械廠在火車站獲得了772個電飯鍋的預定。
好太太電飯鍋,火便蓉城。
于是,分歧出現(xiàn)了。
王興國準備把所有資金投入到擴大生產規(guī)模上,而趙秉璋等人則是認為大部分資金應該投入到空空導彈的研究中。
至少,應該先給供電局支付部分欠費,讓供電局解除對619廠的供電限制。
“擴大生產,快速打響品牌知名度,讓我們的電飯鍋占領更大市場,獲得更多資金才是王道!”
王興國當仁不讓。
作為副廠長,跟搞技術的總工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是不一樣的。
面對兩人的激烈爭吵,廠里的其他相關負責人目光則是看向劉威銘。
見到這情況,趙秉璋頓時有了主意,開口說道,“目前的局面是劉威銘同志造就的,既然我們難以達成統(tǒng)一,問問小劉工程師的想法吧!”
他刻意加重了“工程師”這個詞。
工程師,技術體系。
應該是跟技術開發(fā)團隊站一起的。
聽到這話,王興國也回過神來。
對!
應該聽聽劉威銘的意見。
旋即,眼神中充滿期待地看著劉威銘,希望他支持自己的想法。
沒錢寸步難行。
電飯鍋一炮而紅,接著機會迅速擴大市場,獲得更多利潤,才是應該選擇的道路。
“小劉,你說說你的想法?!?/p>
“......”
見所有人目光都投向自己,原本還在打瞌睡的劉威銘有些無語。
還是王興國接連喊了幾聲,坐在他旁邊的李志賢推了推他,才讓他回過神來。
“嗯?”
劉威銘的迷茫,并沒有讓人覺得好笑。
而是有些心痛。
眼前這今年唯一分配來的大學生,報到入職到現(xiàn)在才不過一周時間,可每天劉威銘都跟技術部的人在一起,不僅參與到改進PL-4空空導彈項目中,也參與到了以PL-4空空導彈技術為基礎的近程防空導彈項目中,同時還要關注電飯煲批量生產質量等問題。
連銷售都得過問。
每天睡眠不足6個小時。
“這樣的問題,有什么好糾結的?”
劉威銘在聽完他旁邊李志賢解釋后,無語地說道,“軍工項目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電飯鍋是獲得經費來源的渠道,沒有什么側重不側重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齊頭并進,有什么不好的?”
電飯煲只是為了獲得PL-4以及以空空導彈技術為基礎的防空導彈系統(tǒng)的研究經費,必須大力生產。
導彈,是619廠立身之本。
哪一樣都不能放松。
“可現(xiàn)在經費......”
王興國沒想到劉威銘會如此說。
想要反駁,也怕劉威銘不滿。
“蓉城已經交付了100多口電飯鍋,加上魏強的10萬預付款,先支付部分材料款,給五萬給供電局,讓供電局先把限電放開?!?/p>
想都沒想,劉威銘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供電局限電,超級計算機根本沒法啟用。
改進后的PL-4,其實也需要利用銀河一號進行模擬。
何況現(xiàn)在趙秉璋跟李志賢等人按照劉威銘的提議,在以PL-4為基礎進行防空導彈的理論研究,一旦完成,也需要銀河一號根據(jù)模型進行模擬。
模擬結束后再開風洞吹等比例模型,如此才是成本最低的。
不開銀河一號?
利用技術部那些尚未淘汰的算盤跟科學計算器,沒有三五年,最基礎的數(shù)據(jù)都算不完。
“先交電費?咱們可是欠了超過67萬!”
王興國急了。
給五萬,供電局的廖勁松那王八蛋也不會同意恢復無限制供電??!
“五萬是額度!如果我們用完這五萬電費的額度還沒有支付新的電費,供電局拉閘,咱們也沒怨言不是?”
劉威銘咧嘴一笑。
不用多想,供電局肯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