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會,我剛踏入金鑾殿,便感受到了一股濃重的殺氣。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那些文官們個個面露陰笑。
“啟奏陛下!”蘇月瑤一身朝服,踏出班列,“微臣有本奏!”
“鎮(zhèn)北大將軍宋凌云,連年用兵,靡費錢糧,實為擁兵自重,意圖抗衡皇權!”
“為節(jié)省開支,微臣提議裁撤邊軍十萬,并奏請收回大將軍兵權,以示大將軍對陛下的忠心。”
她的聲音響徹大殿,身后數(shù)十名御史齊刷刷站起,呼應聲如雷貫耳。
“大將軍連年用兵,勞民傷財!”
“邊軍三十萬,實為南慶之患!”
“請陛下收回兵權,以安社稷!”
我的怒火瞬間涌上心頭。
這些只會舞文弄墨的廢物,竟敢質疑我的忠心!
“陛下!”我踏前一步,聲如洪鐘,“臣鎮(zhèn)守邊關十載,殺敵無數(shù),何曾有負陛下!”
“諸位大人,”我轉身面向群臣,“北齊虎視眈眈,若無邊軍守衛(wèi),你們拿什么抵御?拿你們的詩詞歌賦嗎?”
蘇月瑤輕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份厚重的奏折,高舉過頭。
“陛下,臣夜以繼日,已擬定《戍邊十二策》,足以抵御北齊?!?/p>
我頓時呆若木雞,滿眼震驚。
那份策略,我太熟悉了。
那是我耗費三年心血,在沙盤上推演無數(shù)次才整理出的戍邊心法!
每一個布防要點,每一條退兵路線,甚至連敵軍可能的進攻時間,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從未示人的機密,竟出現(xiàn)在這個奸佞手中!
年輕的皇帝接過奏折,細細翻閱,眼中閃過贊賞。
“蘇愛卿所言極是!竟有如此妙策!”
就在此時,太傅蕭衍緩緩踏出班列。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p>
我心中一動,以為公爹要為我說話。
太傅捋著胡須,一臉深思:“月瑤雖有良策,但大將軍戍邊多年,經驗豐富。”
“不如這樣,先裁撤邊軍五萬,讓大將軍與月瑤共同商議邊防事宜?!?/p>
“如此既能節(jié)省開支,又能文武并濟,豈不兩全其美?”
我瞬間明白了。
太傅這是在幫蘇月瑤!
表面上為我說話,實則推波助瀾,讓皇帝更容易接受削弱我兵權的提議!
蘇月瑤立刻附和:“太傅所言極是!微臣愿與大將軍攜手,共守邊疆!”
皇帝點頭:“太傅言之有理!”
“朕意已決,裁撤邊軍五萬!”
“升蘇月瑤為兵部侍郎,參與軍務!”
朝堂上的文官們個個眉飛色舞,那些武將卻個個面如死灰。
退朝后,我獨自走在回府的路上。
街頭巷尾傳來陣陣說書聲。
“話說那女將軍,平日里對夫君暴虐無德,動輒打罵……”
“這等悍婦,只會舞刀弄槍,全無半點女子德行……”
“蕭公子溫潤如玉,竟娶了這等粗鄙婦人,真是明珠投暗……”
我停下腳步,走向最近的一個茶樓。
里面正有個說書先生在臺上慷慨激昂,臺下聽眾個個義憤填膺。
“各位看官,那女將軍回府后,竟因一點小事就要休夫,真是心狠手辣……”
我聽了片刻,轉身離開。
這些說書先生,顯然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而且不止一家茶樓,整個京城的說書人都在傳播著同樣的故事。
有人在刻意敗壞我的名聲。
連說書的內容都如此詳細,甚至連我昨夜在府中的舉動都能編排得有鼻子有眼。
這些人,絕對有內應。
回到府中,我徑直走向書房。
那個存放著我所有心血手稿的紫檀木箱,靜靜地擺在角落。
我蹲下身,仔細查看鎖扣。
銅鎖完好,但鎖芯周圍有極其細微的劃痕。
我抬起頭,目光掃過整個書房。
墻上掛著的字畫,位置略有偏移。
書架上的兵書,排列順序有所改變。
硯臺旁的鎮(zhèn)紙,角度不對。
看來,有人系統(tǒng)地搜尋過這里。
而且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