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竟然是竹青蓮!”杜國強內(nèi)心一震。
竹青蓮這個名字,他并不陌生,甚至在后世,他還和對方打過幾次照面。
杜國強為國家引進科技專利、與外國進行磋商時,有幾項關鍵內(nèi)容,正是靠竹青蓮從中拉線搭橋,對方幫了他不少忙。
直到此刻,杜國強才徹底想起來,李曼波口中的瑪瑞公司,便是竹青蓮家的家族企業(yè),赫赫有名的亞洲金融公司。
杜國強頓時陷入深思,他知曉竹青蓮的一些喜好,對方對內(nèi)地很有感情,投資了不少國內(nèi)的企業(yè)。
“這倒對我是個機會!”
杜國強喃喃自語道。
如今他一無地位,二無錢財,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業(yè),有些艱難。
若是能聯(lián)系到竹青蓮,爭取她這位“港資”的支持,許多發(fā)展阻礙必然會迎刃而解。
畢竟在80年代,帶有投資意向的港資商人,在各級政府眼中都是極為珍貴的合作伙伴。
杜國強思索一番后,試探地詢問剛剛結束電話的朱廠長:“朱廠長,這個瑪瑞公司的主管人,我聽說是個很年輕的女孩?”
朱廠長爽朗地笑了笑,道:“確實是這樣。說起來,對方的年紀也僅僅比你大一些罷了?!?/p>
“真是時勢造英雄啊!想來,即便是在港島那種競爭激烈的地方,一個女生能闖蕩出一番名堂,即便有家里的幫襯也實在不容易。”
朱廠長毫不吝嗇對竹青蓮的贊賞,繼續(xù)感慨,“這種人才若是能引進到我們內(nèi)地,肯定能幫著國家解決不少困難。”
說到興起處,他瞥見杜國強神色有些異樣,這才輕咳一聲補充道,“當然,你也是不差的。”
“這也太敷衍了吧?”
杜國強嘴角不自覺地抽了抽,滿臉無奈。
可他又不得不承認現(xiàn)實——自己不過是個初中畢業(yè)的技術員,拿什么和金融圈呼風喚雨的大佬相比?
“我剛才同竹女士通過電話,她雖然對我們突然改變轉型方向這件事感到不解,但我們?nèi)羰悄苣贸瞿軌蛘f服她的理由的話,她也同意讓李曼波配合我們對投資方向進行一定的改動。”朱廠長眼角藏著笑。
對八零廠而言,最理想的結局,是既能爭取到港商的技術與資金投資,又能在一個經(jīng)得起長期考驗的行業(yè)中扎根發(fā)展。
“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證實咱們有生產(chǎn)自行車的能力,盡快拿出成品,送到港島,給竹女士看看。”
朱廠長望向杜國強道,“小杜同志,你既然是自行車配套廠的技術員,平日里少不了和各地區(qū)的自行車廠打交道。有沒有私下的關系,能幫我引薦幾位專家?”
杜國強一聽,便明白了朱廠長這是打算“挖墻腳”。
不夠光彩,不過對于一個想要轉型的企業(yè)來說人才挖掘是加速轉型的有效方式之一,這也是后世的一些大企業(yè)司空見慣的手段。
杜國強點頭道:“我跟咱們省三陽自行車廠的幾位技術員有聯(lián)系方式,回頭我把這些聯(lián)系方式都發(fā)給您?!?/p>
“好,等我聯(lián)系到這些人,馬上讓他們來指導生產(chǎn)?!?/p>
朱廠長作為實干派的退伍軍官,他胸腔里還奔涌著當兵時的熱血,一想到這事能讓八零廠向前跨一大步,恨不能立刻擼起袖子開干。
杜國強思索片刻,道:“就算我把這些人的聯(lián)系方式給您,等安排妥當,他們到八零廠至少也得一個月后。倒不如先讓廠里的師傅們配合我,著手研制工作,等專業(yè)人員來了,再細化分工、推進具體事務。”
“配合你?”朱廠長愣了一下,隨即尷尬地笑了笑,“小杜,要不還是多等些日子準備準備吧?!?/p>
杜國強明白朱廠長是擔心他的能力。
畢竟以一個十六七歲孩子的能力,想要掌握整車制造工藝確實難以讓人信服。
但杜國強現(xiàn)在實際上是一個擁有幾十年從業(yè)經(jīng)驗的老工業(yè)人,這點事難不倒他。
他沒有反駁,而是開口詢問朱廠長。
“朱廠長,您這兒有紙筆嗎?”
朱廠長有些疑惑,不知道杜國強想干什么,但還是點點頭,從桌上抽出一張紙和筆遞過去。
杜國強接過后,一邊熟練地用筆在紙上勾勒幾何線條,一邊解釋道:“咱們國家自行車制造的難點,在于工業(yè)底子薄,很多精密零件生產(chǎn)能力跟不上。但八零廠有德系機床,這反而是超越其他車廠的優(yōu)勢。
“現(xiàn)在關鍵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得先找到供應自行車鋼材的上游商家。這點對于您這種耗鋼量很大的軍工廠,估計不算難事?!?/p>
“第二點,也是事關八零廠能否造車成功的因素,設計一款足夠亮眼的車型,國內(nèi)的鳳凰、永遠的樣式有專利保護,八零廠難以模仿,您不妨看看我畫的這個樣式?!?/p>
朱廠長疑惑地接過紙,目光剛觸到紙面便猛地一怔。
杜國強畫的自行車樣式清晰得驚人,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勾勒得細膩入微,單看外觀就比街上流行的車型超前一大截。
“這、這是什么型號的車?”朱廠長盯著圖紙,聲音都帶了些顫。
杜國強指尖敲了敲紙面,唇角微揚:“這是我自己琢磨的樣式。”
這車款不過是他從后世記憶里隨手扒來的,來源于九五年,荷蘭一家自行車廠公開的設計圖紙。
雖然不是后世那種卓越的新款,但放在八十年代的國內(nèi),這種設計也足以讓所有老牌自行車廠驚掉下巴。
朱廠長反復盯著設計圖看了好幾遍,才壓下眼底的激動,苦笑著搖搖頭:“是我有眼不識泰山了,小杜同志??磥砟阍谧孕熊嚿系脑煸?,遠超我的想象?!?/p>
“好,既然如此,那就麻煩你這陣子帶著廠里的師傅們趕緊把這輛車做出來,也好讓瑪瑞公司的竹總看看咱們的實力!”
“至于報酬,我給你我能給到的頂格——按專家級別算,每天15元,你看怎么樣?”朱廠長目光灼灼地望著杜國強,語氣里帶著不容置疑的誠意。
“每天15元?”杜國強品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在80年代可是能讓人眼紅的高薪,朱廠長會這么大氣?
杜國強想了想,開口道:“多謝朱廠長關照。不過除了薪水,有件事得先請您答應。我希望八零廠能和我們安陽自行車配套廠簽個協(xié)議。要是八零廠自行車研制順利,準備量產(chǎn),至少在車把、車座和車胎這三個部件上,采用我們廠的配件?!?/p>
朱廠長眼里頓時閃過一絲遲疑,摩挲著圖紙邊緣緩緩開口:“這樣怕是有些不太妥當吧?咱們還得綜合考量供應商的資質(zhì)......”
果然,杜國強淡笑了一下。
這老狐貍,果然盤算的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