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房的凍土在爐火日夜烘烤下漸漸松軟,傷者背部的刀傷在七葉一枝花的敷治下,終于滲出清亮的血水。羅漢果清晨換藥時(shí),發(fā)現(xiàn)膿痂邊緣已泛出新生的粉色肉芽,而那人左小腿固定的木板下,偶爾會傳來骨骼愈合時(shí)細(xì)微的“咔嗒”聲——老院長說這是好兆頭,就像春芽頂破凍土前的輕響。
“把布巾再焐熱些?!眰叩穆曇舯瘸跣褧r(shí)多了些氣力,卻依舊帶著金屬般的冷硬。他側(cè)躺在干草堆上,目光追著羅漢果手里的陶碗,碗中蒸騰的馬齒莧汁液在晨光里映出淡綠的光暈。羅漢果留意到他說話時(shí),喉結(jié)左側(cè)有個(gè)極淡的月牙形胎記,藏在胡茬下,若不細(xì)看便會忽略。
“昨夜里又說夢話了?!贝笈?钢鴥衫Ω伤芍M(jìn)門,柴枝上的雪沫子落在爐火邊,發(fā)出“滋滋”的聲響。
傷者握著陶碗的手指驟然收緊,指節(jié)泛白。他沒有回答,只是將目光投向窗外——幾只麻雀正啄食著窗臺上的松子殼,其中一只左爪少了根趾頭,跳起來一瘸一拐。羅漢果發(fā)現(xiàn),每當(dāng)這人沉默時(shí),總會盯著某種移動的物體,像是在透過它們琢磨什么軌跡。
“牛哥,別問了。”羅漢果接過松枝添進(jìn)爐里,火星濺在傷者交疊的手背上,那里有道細(xì)長的疤痕,從腕骨延伸至肘彎,形狀竟與松針的脈絡(luò)驚人地相似。他想起前日替這人擦拭身體時(shí),發(fā)現(xiàn)他右肩胛骨下紋著半朵云紋,墨色已淡成灰影,邊緣卻用朱砂勾勒,如同雪后初晴時(shí)云層的金邊。
午后,丫丫抱著個(gè)豁口的陶罐跑進(jìn)柴房,罐里盛著老院長熬的玉米糊糊。她踮著腳往傷者嘴邊送,卻不小心灑了些在他胸口的布巾上?!把?!”小姑娘嚇得往后縮,卻見那人非但沒惱,反而用未受傷的右手,指尖輕輕刮去她鼻尖上的糊漬,動作生澀卻極輕。
“這糊糊……”他忽然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加了松針?”
“嗯!”丫丫用力點(diǎn)頭,小辮子掃過陶罐邊緣,“羅哥哥說松針煮水喝了不咳嗽,就磨成粉拌在糊糊里啦!”
傷者的目光落在羅漢果身上,后者正低頭整理曬干的七葉一枝花。四目相對時(shí),那人迅速移開視線,卻在望向爐火時(shí),低聲說了句:“我娘……以前也這么做?!?/p>
這句話像投入冰湖的石子,在柴房里漾開短暫的寂靜。老院長恰好拄著拐杖進(jìn)來,聞言頓了頓,從懷里掏出個(gè)油紙包:“剛烤的地炭菌餅,你嘗嘗?!憋炞映噬詈稚?,表面烙著細(xì)密的網(wǎng)格紋,與這人護(hù)身符上的云紋竟有幾分相似。
羅漢果注意到,這人吃餅時(shí),總是先將餅掰成四小塊,再用指尖碾碎了吃,如同某種習(xí)慣成自然的儀式。更奇特的是,他碾碎餅子時(shí),指尖會無意識地在草席上劃出弧線,那軌跡與羅漢果前日在斷崖上看到的、被風(fēng)蝕的巖畫紋路驚人地吻合。
“你的手……”二壯拎著半桶雪水進(jìn)門,眼尖地看到這人正在用樹枝在地上畫著什么,“畫的是松果?”
地上確實(shí)有個(gè)未完成的圖案,外圈是松果的鱗片,中心卻嵌著個(gè)類似鑰匙的形狀,鑰匙齒端呈云紋狀。這人聽到問話,樹枝猛地折斷,斷口處滲出翠綠的樹汁,滴在他畫的“鑰匙”上,宛如一滴凝固的血。
“只是隨便畫畫?!彼麑嘀θ舆M(jìn)爐火,火苗“騰”地竄起,映得他眼底的陰影忽明忽暗。羅漢果注意到,當(dāng)火焰舔到那截樹枝時(shí),這人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像是在辨認(rèn)某種熟悉的圖騰。
入夜后,老院長讓羅漢果回房休息,自己留在柴房看守。羅漢果躺在木板床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想起白日里那人畫的鑰匙圖案,想起他肩胛骨下的云紋刺青,想起李鐵嘴說的“云臺頂忘憂洞”——難道那些傳說并非空穴來風(fēng)?
“羅哥哥,”丫丫的聲音從隔壁傳來,“那個(gè)叔叔手上的疤,像不像我們在溪邊看到的魚化石?”
羅漢果的心猛地一跳。他確實(shí)在溪邊見過魚化石,那扭曲的紋路與這人虎口的壁虎疤極為相似。他悄悄起身,摸到柴房門口,透過門縫望去——爐火將熄未熄,那人正坐在草堆上,借著殘火的光,用碎陶片在木板上刻著什么。
陶片正是羅漢果前日在墻角發(fā)現(xiàn)的那半片,暗紅釉色在微光下像凝固的血。那人刻得極專注,眉頭緊鎖,鼻尖滲出細(xì)汗,刻刀(不知何時(shí)找到的碎瓷片)在木板上發(fā)出“沙沙”的聲響。羅漢果屏住呼吸,看清他刻的是一朵六瓣花,花瓣邊緣呈鋸齒狀,花心卻不是花蕊,而是個(gè)極小的“忘”字。
這正是老院長說的七葉一枝花,卻被他刻成了六瓣,且花心有字。羅漢果想起傷者囈語中的“忘憂洞”,難道這六瓣花與忘憂洞有關(guān)?
突然,那人猛地抬頭,目光如電射向門口。羅漢果心頭一緊,正要躲,卻聽他低聲說:“外面冷,進(jìn)來吧?!?/p>
羅漢果遲疑著推開門,爐火的余溫?fù)涿娑鴣?。那人將刻了一半的木板推到陰影里,指了指身邊的草堆:“坐下吧,這火還能暖半個(gè)時(shí)辰?!?/p>
兩人沉默地坐著,聽著柴火最后的噼啪聲。
他的聲音很輕,“等我能下地了,帶你去后山找一種草,比七葉一枝花更能止血。”
他想說什么,卻見那人已閉上眼睛,呼吸漸漸均勻,只是眉頭依舊微蹙,像是在夢里也在畫著那朵六瓣花。
窗外,雪又開始下了,細(xì)雪撲在窗紙上,發(fā)出輕柔的聲響。心中百感交集。這人依舊神秘,依舊不肯透露身世。
柴房的積雪在春日陽光里化作細(xì)流,順著墻根蜿蜒時(shí),傷者已能拄著拐杖在院里踱步。他不愿透露姓名,只讓孩子們叫他“阿青”,袖口總掖著半片曬干的七葉一枝花,說是聞著安神。羅漢果注意到他走路時(shí)左腿仍有些拖拽,但每次經(jīng)過藥圃,都會駐足看那些剛冒頭的蒲公英,指腹摩挲著拐杖頂端的樹結(jié),像是在辨認(rèn)木紋。
“阿青哥,這草能吃嗎?”丫丫舉著棵帶根的馬齒莧,小臉上沾著泥點(diǎn)。
阿青蹲下身,指尖捏起葉片對著光看:“能吃,但要挑葉子肥厚的?!彼蝗煌J?,目光落在馬齒莧莖稈的斷口處——那里滲出幾滴乳白色的汁液,在陽光下泛著微光。“這汁液有毒,生吃要焯水,”他的聲音有些發(fā)緊,“以前……我娘教過我?!?/p>
羅漢果正在晾曬地炭菌,聞言抬頭。阿青的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一道陳舊的鞭痕,鞭痕呈螺旋狀,像是被某種帶刺的藤條抽過。這讓他想起去年在鷹愁澗見過的“血藤”,藤蔓上的倒刺正是螺旋排列,被劃傷后傷口會化膿潰爛——阿青背上的刀傷起初也是這種癥狀。
“你的傷……”羅漢果忍不住開口,“是不是被血藤劃傷的?”
阿青的動作猛地一僵,拐杖在青石板上磕出聲響。他很快恢復(fù)平靜,用拐杖撥弄著藥圃的泥土:“山里的東西,認(rèn)得不認(rèn)得,都得敬著?!彼哪抗鈷哌^羅漢果手中的地炭菌,“這菌子曬干磨粉,拌上松仁油,治刀傷比金瘡藥還靈。你跟誰學(xué)的?”
“老院長教的?!绷_漢果將地炭菌平鋪在竹篩上,注意到阿青拐杖頭的樹結(jié)上,刻著個(gè)模糊的“云”字,筆畫被歲月磨得圓潤,卻仍能看出是用短刀刻的,刀痕深淺不一,像是倉促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