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楊老爹!
楊小白立刻挪動小胖腿,朝著楊老爹飛奔過去,不過小眼睛卻盯著楊老爹背著的背筐。
楊老爹是個被曬的黑黢黢的漢子,皮膚糙糙的,面態(tài)憨厚老實,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個農(nóng)家漢子。
不過楊小白知道,自家老爹可殺過胡人!
楊老爹遠遠就看見自家這個稀罕人的大胖小子,憨厚的臉上浮現(xiàn)出滿滿的幸福之色,連忙俯下身張開手臂,將飛奔而來的楊小白摟入懷里。
“小白,今天都干了些什么?”
這是老爹老媽總喜歡問的一句話,楊小白雙手叉……叉腰,可二姐說小孩子哪有什么腰,算了,姑且說是叉腰吧。
“哼~想讓馬兒回答問題,還不給馬兒草吃!”
楊老爹習(xí)慣了自家胖小子經(jīng)常說些聽不懂的話,不覺得奇怪,反倒是覺得自家孩子說不定是文曲星下凡呢!
“好好好!看看這是啥?”
楊老爹變戲法般手中多出了一塊香噴噴的棗泥酥,假意不給楊小白,逗了幾下,最終還是落到了楊小白的小胖手里面。
“看老爹你識相,本小白就告訴你吧,今天我從鐵蛋他們手中解救了一只可愛的兔兔!”
“還姜它放茴了大孜然!”
楊老爹哈哈笑道:
“我看是放到了你的小肚子里吧!”
楊小白頓時感覺被冒犯,立刻嚷嚷道:
“楊老爹冒犯本小白,傷了本小白心,必須補償本小白五塊棗泥酥!”
“哈哈哈!”楊老爹哈哈大笑,帶著楊小白大步朝家走去。
因為楊老爹今天去趕集,幾十里的路要走很長時間,所以回來的晚些,自然楊家開飯也晚些。
楊家是五口人,楊小白上面有兩個姐姐,因為她們是楊老爹打仗前生的,所以比楊小白大了足足十歲!
按道理講,楊小白家在小仇村里屬于人丁凋零,是要受欺負的,畢竟孫子輩的男丁就楊小白一個。
但小仇村有句老話,侄子門前站,不算絕戶漢!更何況楊老爹的老爹是個能生的莊稼人,足足有七個孩子,其中六個男孩!
而這六個男孩里,除了楊老爹外,都繼承了楊爺爺?shù)膬?yōu)良基因,能生孩子!還都是男?。?/p>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堂哥堂姐們都稀罕楊小白這個小胖子。
尋常楊小白受欺負的時候,他總會攤攤手,說:
“本小白一個小屁孩什么都不懂,你和我那群不成器的哥哥們談吧?!?/p>
……
楊老媽和兩個姐姐將不大的三間土房子拾掇的干干凈凈。
楊小白家沒有和楊爺爺,楊大伯們住在一起,并不是分家了,而是因為老宅實在住不下。
索性幾個兄弟就在老宅周圍選了幾塊地,又蓋了房子,不過時常還會在一個大灶里面吃飯。
再加上大家住的距離也不遠,有什么事情,招呼一聲就能聽見。
今天就屬于是楊小白一家人開小灶了。
稀粥早就煮好了,放在鍋里悶著,老媽和老姐在廚房收拾老爹帶回來的豬肉,本來打算是煮豬肉的,畢竟不費油。
但是楊小白實在吃不慣那股腥臊味,老媽又心疼大胖兒子,所以就忍痛用油來炒了。
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夜空中繁星閃耀著。
楊老爹坐在院子的臺階上,脫下腳上那雙穿爛的草鞋,扔到柴火堆上,也能當個柴火燒。
然后楊小白端來一盆洗腳水,讓老爹先把腳洗了。
原本楊老爹是不太愛洗腳的,干完農(nóng)活到河溝里面沖一下就行了,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時候,楊老媽會專門煮一鍋洗腳水,再拿個刷子,讓楊老爹把那粗糙腳掌的溝溝壑壑里面的藏著的陳年泥沙刷個干凈。
楊小白用鐵蛋的人格擔保,楊老爹的腳能刷出來一盆底的泥沙。
他親眼見過的!
而楊老爹因為腳臭熏到楊小白,已經(jīng)欠下了好多個大雞腿了!不過楊老爹不認!
求人不如求己!楊小白索性就每天監(jiān)視楊老爹好好洗腳。
“小白,這本書你給耀祖送去?!?/p>
楊老爹洗完腳從懷里取出一個布包,小心翼翼的解開,是一本陳舊,被翻了不知多少次的書。
“爹不識字,也不知道這書里面講的是什么,反正看著也不貴,想著既然是書,肯定對耀祖有點用,就買下來了。”
楊耀祖是大伯家的長子,,也就是楊家的長房長孫。
聽老爹說,大堂哥從小就聰明,說話比其他同齡人都要早,有個算命的說,大堂哥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到了上私塾的年紀,大堂哥就因為聰明而被徐秀才免了一半的私塾費用。
十四歲那年,大堂哥就參加了縣試,考中了童生身份。
本以為大堂哥要光宗耀祖了,不成想連著好幾年,一直沒考上秀才,也因此遭到了不少的嘲笑。
不過對于小仇村的百姓而言,提起大堂哥的時候還要豎起一根大拇指,厲害!
楊老爹摸了摸楊旭的圓腦袋,笑著說道:
“你呀多跟著耀祖念念書,識識字,以后給爹考個狀元回來?!?/p>
楊小白的臉蛋立刻就垮了,我能給你烤個地瓜回來!
要知道這古代的狀元可比清北難考太多了!三年一次科舉!一次科舉就一個狀元郎!
把太后泡了的成功幾率都比考中狀元的幾率大!
本小白懷疑你在內(nèi)涵本小白!
楊老爹很快話題一轉(zhuǎn),接著道:
“明天你跟著耀祖坐老劉的馬車去一趟縣里,幫著耀祖把打來的野味賣了,籌措些考試的盤纏?!?/p>
“知道了。”
楊小白接過書,是一本《春秋》,儒家經(jīng)典之一。
前往大伯家的路上,楊小白閑來無事,隨意翻看了兩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讓楊小白當即驚呼道:
“天下英杰當真如過江之鯽!”
“這是誰的部將!”
“《春秋》里面藏金瓶mei!好手段!”
僅僅是看了兩眼,楊小白就面色嚴肅的把書本合上!
對于小孩子的他來說,金瓶完完全全就是糟粕!
而面對糟粕應(yīng)該怎么做?
楊小白義正言辭道:
“當然是用批判的眼光反復(fù)觀看!”
毫不猶豫將《春秋》占為己有,可不能讓這玩意流傳出去害人!
也幸虧楊老爹不識字,沒仔細看。
楊小白去大伯家溜達了一圈,約定明早和大堂哥一同前往縣里賣野味,就懷揣著《春秋》回家了。
順便把《春秋》藏到了裝糧食的大缸后面。
……
翌日,楊小白正睡得四仰八叉,就聽到大堂哥楊耀祖的聲音:
“小白!趕緊起來去縣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