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嬤嬤是個不能經(jīng)事的,只兩下便全招了:“是奴婢誤給六皇子吃了與芙蓉糕相克的食物,怕陛下和娘娘怪罪才誣陷了大公主,請陛下恕罪,請公主恕罪?!?/p>
我哭得梨花帶雨:“父皇,究竟是誰要害女兒,想要挑撥女兒與六弟父皇的關系,莫不是要讓父皇厭棄了女兒?!?/p>
父皇連忙安慰我,賞賜了許多東西安撫。
只是我心中愈發(fā)不解:這一出究竟是為了什么?是麗妃嗎?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又或者說是其他人?
我沒過問怎樣處置那個嬤嬤,只推說身體不適,先行告退。
“培蘭,暗中查一查那個嬤嬤和麗妃?!被氐綄媽m,我越發(fā)覺得不對,“你說這宮里的孩子這么多戎方為什么偏偏選中了海基?”
培蘭:“公主是懷疑戎方王與麗妃早已有勾結。”
我:“咱們這位麗妃娘娘本事可是大的很呢,這樣,你先去信給戎方,看他怎么說,咱們可不能白白為別人做了嫁衣?!?/p>
3.
事情來的快,去的也快,第二天,我打起精神,專心應對眼前的事。
我實在沒想到紋妙這么快就進了宮,莫不是聽說了昨天的事,想來看我的笑話的。
其實我一直都與紋妙不對盤。
都是父皇的女兒,她是妃子所生,我是皇后嫡出。
那個時候海滿還好好的,母后地位穩(wěn)固,我深受父皇寵愛,性格嬌縱,向來不大看得起她們這些庶出。
開始還能維持面上的和平,畢竟有母后管著,而且鬧大了于我的名聲也沒什么好處。
但自從我十歲那年海滿沒了后,母后自顧不暇,自然沒心思管我。
我一直覺得是她們害死了海滿,所以每次見到她都少不得出言諷刺一番,有幾次甚至大打出手。
紋妙也經(jīng)常被氣的跳腳,打架是常有的事。
我和其他人打架時,她也裝作好脾氣的樣子假惺惺的勸架。
我都會悄悄將她拉入戰(zhàn)局,暗戳戳掐兩下,踹一腳,以一敵多也不帶怕的。
起初,父皇還會在她們告狀時管一管我,不過我都不理會,依然我行我素。
后來他氣急,將茶杯砸向了我。
我委屈至極:“我弟弟說不定就是她們誰的額娘兄弟害的,她們怎么還能活的那么順心?”